荧光假单胞菌M18

作品数:4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许煜泉耿海峰徐汪节朱栋华张雪洪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工业微生物》《微生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荧光假单胞菌M18的rpoS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被引量:9
《微生物学报》2004年第3期309-314,共6页徐汪节 朱栋华 张雪洪 许煜泉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 2 0 0 1BA3 0 8A0 2 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3 0 3 70 0 41)~~
从荧光假单胞菌 (Pseudomonasfluorescentsp .)M1 8基因组中克隆了RNA聚合酶的稳定期σs 因子编码基因rpoS ,推测其氨基酸序列与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的同源性分别为 99 1 %、87 35 %和87 8%。利用体外定点插入突...
关键词:荧光假单胞菌M18 rpoS突变株 吩嗪-1-羧酸 藤黄绿菌素 环境胁迫 
诱变筛选荧光假单胞菌M18高产吩嗪-1-羧酸(PCA)菌株及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1
《工业微生物》2003年第3期1-5,共5页耿海峰 陈峰 许煜泉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 2 0 0 1BA3 0 8A0 2 14 );上海市科技兴农攻关项目 ( 2 0 0 15 11)资助
研究了亚硝基胍 (NTG)的诱变剂量、处理时间以及氯化钠浓度对野生型荧光假单胞菌M 18存活率的影响 ,NTG的诱变剂量 2 5~ 2 0 0mg/L ,处理时间 10~ 30min范围内 ,随着诱变剂剂量增加和时间的延长 ,M 18的存活率不断下降。NTG的作用剂量...
关键词:荧光假单胞菌 吩嗪-1-羧酸 PCA 发酵条件 诱变 
荧光假单胞菌株M18产吩嗪-1-羧酸的条件被引量:1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650-653,共4页罗鹏 许煜泉 陈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0 0 70 3 95 )
在摇瓶发酵条件下 ,研究了产吩嗪 - 1 -羧酸 ( PCA)的荧光假单胞菌 M1 8在各种碳源、氮源、盐类、温度、接种量下 PCA的分泌量 ,确定了适合 PCA分泌的最佳培养基 ( 1 L) :葡萄糖 2 0 g,肉胨2 2 g,KNO3 1 0 g;最佳培养条件 :温度 2 8°C...
关键词:荧光假单胞菌M18 吩嗪—1—羧酸 发酵 
荧光假单胞菌M18 rpoD克隆及其对抗生素合成的影响被引量:21
《微生物学报》2003年第3期315-323,共9页朱栋华 徐汪节 耿海峰 张雪洪 许煜泉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 2 0 0 1BA30 8A0 2 1 4 );上海市科技兴农攻关项目 ( 2 0 0 1 5 1 1 )~~
荧光假单胞菌M1 8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荧光假单胞菌(Pseuclomonesfluo rescens)M1 8能同时合成吩嗪 1 羧酸 (PCA)和藤黄绿菌素 (Plt)两种抗生素。从M1 8的基因组中克隆了rpoD基因 ,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与荧光假单胞...
关键词:荧光假单胞菌 M18 克隆 抗生素 合成 rpoD基因 吩嗪-1-羧酸 藤黄绿菌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