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文学

作品数:27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傅刚刘跃进跃进李洁罗振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学术》《古典文学知识》《绥化学院学报》《文学遗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观文学之林 探旧注之海——刘跃进先生《文选》研究访谈录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2018年第2期229-246,共18页刘跃进 马燕鑫 
问:刘先生,您为什么会选择汉魏六朝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最初是怎么关注到《文选》研究的?您的第一篇《文选》研究论文是如何产生的呢?答:四十年前,我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深受王达津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影响,对汉魏六朝到唐代文...
关键词:汉魏六朝文学 刘跃进 秦汉文学 《文选》 李善注 吴世昌 五臣注 《文选集注》 永明文学 
梁代文学主体的变化与文学创作的转型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8年第4期88-94,共7页聂影 
比起元嘉、永明文学的彬彬之盛,梁代文学由于宫体诗的风靡每每毁大于誉。虽然如此,但梁代宫廷文学的发展又极具典型性。此时,围绕着宫廷生活,以迎合帝王、贵族审美趣味为目的的应制、应教、奉和、应诏等作品大量涌现。这些应制、奉和类...
关键词:梁代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主体 转型 宫廷文学 永明文学 宫廷生活 审美趣味 
南齐永明文学的形成及其主要特点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3期92-94,106,共4页张知韬 
文学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时期出现的文学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政治情况,因此考察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发展情况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本文阐述的南齐永明文学是...
关键词:永明文学 南齐 社会风貌 政治变革 中国历史 魏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 文学现象 
知音:永明诗学新探
《文学评论丛刊》2017年第2期103-116,共14页吴妙慧 朱梦雯 
本文以中古南齐的永明文学为研究对象,在以往对南朝佛教文化与齐梁文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对宫廷文学创作的思考出发,以永明诗人的声律追求为讨论的核心,旨在探讨永明诗人通过创作、诵读和精析音声等诗歌声律上的努力而追求...
关键词:知音 沈约 四声 永明文学 
翟永明文学年谱被引量:6
《东吴学术》2014年第4期113-127,86,共16页罗振亚 李洁 
一九五五年五月,翟永明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南下的革命家庭。在那个激情四射、处处充满革命情结的年代,因为父母都是“革命队伍中的新生力量。他们的青春、激情都与革命有关”,翟永明的出生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革命队伍和革...
关键词:永明文学 革命家庭 年谱 翟永明 革命情结 父母 桐梓县 激情 
论萧衍在永明文学中的地位及其诗歌创作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14年第3期127-130,共4页朱佑伦 
萧衍虽为"八友"之一,但在萧子良幕下地位不高,永明年间也未积极参与各种文学活动,同时对永明体最重要的特征四声理论不感兴趣并偏爱文采繁富的长篇大体,因此不能作为永明体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继承并发展了晋宋诗歌铺排辞藻、文采繁富...
关键词:萧衍 永明体 晋宋 
试论萧子显文学“三体”说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83-85,共3页白崇 
萧子显的文学"三体"说准确概括了永明文学的基本面貌,也极为恰当地揭示了永明文学与元嘉文学的继承关系。元嘉文学开南朝文学先河,其雅丽之风,典奥之风、俗艳之风虽带有一定缺陷,却引导了永明文学的发展,体现了两个连续文学阶段之间真...
关键词:萧子显 三体 元嘉文学 永明文学 
论模拟与永明文学新变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18-123,共6页陈恩维 
永明时期,拟旧题乐府、拟古诗因创作程式化、游戏化以及古乐系统的坠失而陷入了困境,而拟赋古题之作和拟制新题乐府通过因题赋义和模拟民歌找到了新变路径,并形成了新的审美理想。以江淹和沈约为代表两派文人,因模拟对象和方法的不同形...
关键词:模拟 新变 永明文学 
论南朝永明文学之“清丽”
《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潘慧琼 
南朝永明时期,诗坛审美趣味从刘宋元嘉时期的追求"富丽"之美转为追求"清丽"之美。永明诗歌之"清丽",主要表现为语言的自然和谐和情感的细俗通透。诗人对诗歌声律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永明诗歌语言向音律协和方向的发展。永明诗人更为内敛的...
关键词:永明 清丽 语言 情感 意象 
六朝佛教与文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评高文强《佛教与永明文学批评》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08年第3期169-171,共3页普慧 刘林魁 
佛教早在两汉之际就传入中国,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显著影响则是在东晋以后。南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一个峰期,此时,不但来自印度的众多佛教经典被翻译成汉语,而且由于国君大臣、高门士族皈依佛教而掀起了全社会性的崇佛热潮。产生...
关键词:佛教发展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六朝 佛教经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