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文学

作品数:78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跃进程章灿林晓光李金坤傅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王瑶
《群言》2024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王瑶(1914—1989),中共党员,民盟盟员,文学史家、教育家。王瑶长期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对北大乃至全国现代文学学科有奠基之功,其研究视野与治学方法深刻影响了几代学人。他早年从事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后来转向中国现代文学,被学术界...
关键词:现代文学学科 魏晋风度 王瑶 汉魏六朝文学 中古文学 文学史家 五四精神 学术思想史 
《语文月刊》社长孙雪霞教授简介
《语文月刊》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孙雪霞,文学博士,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美国南卡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古代文学硕士导师组召集人,校级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近年来致力于数智化教学改革创新,主持一流在线开...
关键词:《文学评论》 文学概论 华南师范大学 古代文学 在线开放课程 汉魏六朝文学 教学名师 师范大学学报 
汉魏六朝文学研究
《学术月刊》2023年第11期198-202,共5页钟书林 
2020-2022年汉魏六朝文学研究有三个标志性特征。一是理论新拓。既有西方理论的本土化阐析,也有中国本土理论的探索,都立足于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不架空论。二是名家点津。诸多名家的精品成果,堪为研究范式。三是凝聚焦点。中...
关键词:汉魏六朝文学 海外汉学 中古文学 学术热点 人文学术 本土理论 评价报告 标志性特征 
“孤”的文学语言嬗变——下至陶渊明
《文学与文化》2023年第2期117-130,共14页 杨晓斌(译) 张静宜(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胡风东渐与汉魏文学新变”(项目号:18BZW041)阶段性成果。
《〈文选〉李善注的活用--文学语言的创作与继承》为日本汉学家富永一登先生研究《文选》的最新成果,本书旨在利用《文选》李善注的材料探究文学语言的创作与继承。本译文为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本文中作者通过考察“孤”字的义项...
关键词:《文选》 文学语言 汉魏六朝文学 陶渊明 以小见大 李善注 语言嬗变 
汉魏六朝文学文本的变异形态及类型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23年第2期15-29,共15页林晓光 
汉魏六朝文学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文本变异,除字句层面的异文外,文段篇章层面的整体性变异同样值得重视。从创作、修改、润色到编录、辑佚、校勘的各种环节,都制造出了不同类型的变异,影响了现存汉魏六朝文学文本面貌的构成。修改性变异...
关键词:汉魏六朝文学 文本变异 修改 摘抄 辑佚 
汉魏六朝文学批评的性质和特征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10,123,共11页傅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春秋左传》校注及研究”(项目编号:15ZDB071)阶段性成果。
本文认为,汉魏六朝文学批评性质应该在前后期的比较中考察才能得以确定。总体而言,先秦文献所论有关文章写作的意见,绝不可等同于后世的文学批评,实际只是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关注文事的人对写作在社会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有越来越深刻的认...
关键词:汉魏六朝 文学批评 文学自觉 文人身份 文艺性 
当代学林
《学术研究》2022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伏俊琏,1960年生,甘肃会宁人,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1985年到1988年在西北师范大学师从郭晋稀教授学习先秦两汉文学,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到2001年师从赵逵夫教授学习汉魏六朝文学,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
关键词:西北师范大学 先秦两汉文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 汉魏六朝文学 博士学位 硕士学位 中国语言文学 郭晋稀 
傅刚学术年谱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2年第1期27-41,共15页傅刚 
1.《文贵清省说的时代意义--论陆云〈与兄平原书〉》,《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2期。2.《赋的来源及其流辨》,《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我的学术研究开始于1977年考入大学以后,大学四年是学习阶段,选定了汉魏六朝文学作为自己...
关键词:毕业论文 文艺理论研究 四年 汉魏六朝文学 学术论文 文贵 学术研究 陆云 
本色书生--傅刚教授访谈录(下)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1年第8期39-47,共9页杨阿敏 
傅刚,1956年生,1996年至1998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完成博士后研究,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先秦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代表著作有《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
关键词:昭明文选 玉台新咏 南朝文学 先秦文学 《文选》学 古代诗歌研究 魏晋南北朝诗歌 汉魏六朝文学 
本色书生--傅刚教授访谈录(上)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1年第7期58-65,共8页杨阿敏 
傅刚,1956年生,1996年至1998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完成博士后研究,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先秦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代表著作有《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
关键词:昭明文选 玉台新咏 先秦文学 南朝文学 《文选》学 古代诗歌研究 魏晋南北朝诗歌 汉魏六朝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