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民

作品数:68被引量:16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少华曹银忠孙菲胡凯陈晓强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化推动高校党建新发展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年第4期1-1,共1页唐宝全 
数字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不可避免地对党建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形式、内容、评价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其中大学生网民比重可观,网络信...
关键词:党建工作创新 全面从严治党 党建平台 高校党建 互联网 网民规模 行为习惯 大学生网民 
青年亚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网民自我身份认同及社会心态分析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12期85-87,共3页龙波宇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网络亚文化背景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策略研究”(课题编号:WHCY2023B01);2023年度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项目“网络青年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心态及其培育研究”(课题编号:DZX202326);成都大学2023年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研究项目“网络圈层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心态及其培育研究”(课题编号:Cdjx202302)。
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文化的生力军,他们在互联网中拥有与传统社会身份不尽相同的虚拟身份,而这种虚拟身份的形成与认同反映了整个群体的社会心态。从青年亚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网民自我身份认同,以及大学生网民社会心态出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 大学生 身份认同 社会心态 
“泛娱乐主义思潮”传播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被引量:1
《江苏教育研究》2022年第27期68-72,共5页陆梦朕 钟鸣 
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课题“互联网‘泛娱乐化’现象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创新研究”(2020SJB0752);2021年度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创新路径研究”(21JSSZYB55)阶段性研究成果。
“泛娱乐主义思潮”是盛行于网络空间的思想观念,其娱乐的本质属性和泛化娱乐边界的行为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悖。从该思潮的生成机理来看,它是在技术行为、商业行为、解构行为、心理行为的复杂系统作用下形成的,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大学...
关键词:“泛娱乐主义思潮” 大学生网民 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网民身份认知认同视角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探讨
《大学(思政教研)》2021年第7期44-46,共3页苏冰钿 
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广东省高校大学生网民身份自我认知认同的研究”(课题编号:GDWL20YB50)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学生对自身网民身份的认知认同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网络上的综合表现。经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身网民身份的认知和认同是积极肯定的,对自己在网络上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清晰明确的,但仍有部分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和法律道德意识有...
关键词:大学生 网民身份 自我认知认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95后大学生网民信息选择偏好调查研究
《时代人物》2021年第16期56-57,共2页刘德阳 李莺 
以偏好理论、信息行为及网络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95后大学生网民信息选择偏好的研究模型,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研方式并结合调研分析工具针对研究得出结论,探究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选择行为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 信息选择 偏好理论 
大学生网民身份自我认知认同概念的辨析及意义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年第5期126-127,共2页苏冰钿 
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广东省高校大学生网民身份自我认知认同的研究”(项目编号GDWL20YB50)
新时代大学生已成为当下中国互联网的生力军,然而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却忽视自身的网民身份,对自身网民身份缺乏认知认同。因此,对大学生网民身份自我认知认同的概念进行辨析和研究,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网民 身份 自我认知 认同 网络 
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动态管理机制的构建
《中国电化教育》2020年第12期I0005-I0006,共2页谢涛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支持计划(项目编号:教思政司函[2019]4号)阶段成果。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民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对该群体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任务。这一群体范围广泛、观点集中,其舆情涉及到大学生对社会事件和心理认知,在行为模式等方面也会形成共识。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群体...
关键词: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 大学生群体 心理认知 动态管理机制 大学生网民 行为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 
新时代大学生网民公民意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理路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5期82-85,共4页赵文 江艳 
2018年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机制研究》(编号:18JDSZK129);九江学院校级课题《大学生底线伦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编号:2016sk007)
大学生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活跃主体之一,培育大学生网民公民意识则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上看,新时代大学生网民公民意识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从实践逻辑上看,立足于法治信仰与道德自觉的...
关键词:大学生网民 公民意识 公民参与 德法共济 
新媒体环境下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2
《法制博览》2019年第28期50-51,共2页冯文利 
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信息融合下的公安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Z036),主持人:冯文利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媒体在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方面的既有机制,大学生网民接受着来自互联网的意识渗透。新媒体环境给公安院校思政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详细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公安院校 思政教育 意识形态 大学生网民 
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生成机理被引量:1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29-36,共8页胡凯 孙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2YJA710030)
网络价值观是网民基于自身需要对网络价值以及创造、享受网络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观点、心理、行为模式。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形态,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生成有其必然机理:大学生的数字化生存创造了网络价值观生成的现实必然性;...
关键词:网络价值观 数字化生存 大学生网民 大学生价值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