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理论

作品数:59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彩玲邹红梁晓萍张晓春孙瑞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故事家(上)》《文艺研究》《阴山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自发到自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现代话剧导演艺术的深度融合
《戏剧艺术》2015年第1期32-41,共10页霍小宁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现代话剧导演史论"(项目编号:14CB101)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现代话剧发展史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的引入是社会革命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斯氏体系对话剧导演艺术的指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大致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其与中国导演实践经验的融合;二是与中国话剧导演实...
关键词:斯氏体系 导演实践 导演理论 现代话剧 
交流探讨,推进导演教学——两院导演教学研讨会发言摘要
《戏剧艺术》2000年第3期4-19,共16页荣广润 王永德 鲍黔明 龙俊杰 徐企平 刘志新 夏波 杨昕巍 白栻本 苏乐慈 姜涛 李建平 周可 卓鉴清 胡导 王晓凡 刘伟 陈加林 戴平 
3月11~12日,由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两院导演系联合主办的“导演教学研讨会”在沪举行。鉴于1987年全国导演教学研讨会以后的十三年来,艺术院校,尤其是导演艺术教学的内外环境、培养目标、生源状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院导...
关键词:导演教学 分级教学 戏剧导演理论 戏剧理论 导演系 导演 戏剧导演艺术 研讨会 
后现代主义戏剧导演理论(下)被引量:4
《戏剧艺术》1999年第5期29-38,共10页乔恩.惠特摩尔 范益松 
戏剧演出是全方位的。观众同时听到台词;看到空间、色彩和动作;听到音乐和音响效果;闻到气味——所有这些都是符号,它们都需要综合、解释和理解(用符号学的术语来讲就是解码)。然而,观众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他们注意力的...
关键词:符号系统 后现代主义戏剧 导演理论 观众 戏剧演出 注意力 符号学 文学作品 文本 上下文关系 
后现代主义戏剧导演理论(上)被引量:9
《戏剧艺术》1999年第2期18-29,共12页乔恩.惠特摩尔 范益松 
后现代戏剧对舞台导演提出了新的独特的要求。它更加具有实验意义,组成一次演出的界限也有了变化。语言不再是交流的主要方式,音乐、音响、动作,以及其它视觉元素被作为赋予意义的手段进行探索。本文论述了后现代戏剧导演工作中的主要...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戏剧 符号学 现代主义者 符号系统 导演理论 观众接受 戏剧经验 交流系统 信码 剧本 
谈话剧导演进修班的专业课教学
《戏剧艺术》1987年第2期62-65,共4页俞子涛 
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二年七月,我院导演系招收了二十六名话剧导演进修生。面对这些文化水准、艺术素养各异的学生,如何组织好我们的导演教学,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为了使学员们能较系统地掌握导、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我...
关键词:导演系 学员 舞台调度 排练 导演理论 重点讲授 进修班 舞台空间 教学实践 表演艺术 
更新戏剧观念,拓宽导演教学领域——荒诞派名剧《等待戈多》排演教学小结
《戏剧艺术》1987年第2期66-71,共6页陈加林 
我院戏剧研究所的导演理论进修班,是在我院导演系一年半教学的基础上续办的。全班十九名学生中绝大部份是来自各省市的戏曲演员(或导演)。考虑到他们在前几个学期中打下了较好的导演技巧课的专业基础,我们在最后一学期将把着重加强他们...
关键词:等待戈多 荒诞派戏剧 新戏剧观念 教学领域 导演系 现实主义 导演理论 戏曲演员 演出 流浪汉 
我院上演两出外国名剧
《戏剧艺术》1987年第1期18-18,共1页 
法国贝克特的名剧《等待戈多》被我院戏剧研究所与导演理论进修班首次搬上中国舞台。该剧导演陈加林期望通过这次演出,增进我们对西方世界的了解,对我们戏剧观念的更新与戏剧事业的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该剧在我国首次公演,引起戏剧界...
关键词:等待戈多 导演理论 戏剧研究 贝克特 戏剧观念 西方世界 戏剧事业 进修班 首次 法国 
程砚秋的戏曲导演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
《戏剧艺术》1985年第3期110-119,共10页高宇 
一、“导演者权力要高于一切”我国戏曲艺术的传统,编、导、演三者紧密相联。在创造过程中,最初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经历了元杂剧和明代南戏鼎盛时期的突飞猛进,编剧和剧作者首先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专业的艺术部门,并积累总结出一...
关键词:程砚秋 戏曲导演学 理论与实践 导演理论 中国戏曲 导演艺术 戏曲艺术 三十年代 王瑶卿 报告书 
汤显祖与戏曲导演学——一个戏曲导演的看法
《戏剧艺术》1980年第4期101-106,共6页黄其道 
高宇同志的《我国导演学的拓荒人汤显祖》(载本刊1979年第2期)(以下简称“高”文)和詹慕陶同志的《关于汤显祖的导演活动和剧作腔调——与高宇同志商榷》(以下简称“詹”文),对于汤显祖的导演活动等问题,论点不同,针锋相对。笔者滥竽戏...
关键词:戏曲导演学 汤显祖 导演理论 表演艺术 评点本 中国戏曲 戏剧评论 导演艺术 戏曲演员 遗产 
戏曲导演教学实习回顾——记高甲戏《连升三级》的排练
《戏剧艺术》1980年第3期42-46,共5页俞子涛 
我国的戏曲剧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是没有导演的,但据戏曲史记载,又说自有戏曲表演以来即有了导演,大概这个职务往往是由编剧或主要演员兼之故,一般不为人注意。不过他们的职责也无非是由那些技艺较高的演员,只要能够自己导演所饰人...
关键词:教学实习 导演理论 戏曲史 排练 戏曲演员 剧团 戏曲表演 戏曲程式 导演构思 基本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