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鸵鸟

作品数:16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万春梅冯凯郑长华张静石燕更多>>
相关机构:洮南市畜牧局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北京市昌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信阳农林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畜牧》《中国家禽》《中兽医医药杂志》《吉林畜牧兽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幼鸵鸟李氏杆菌与曲霉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养禽与禽病防治》2016年第8期20-22,共3页许英民 
禽类的李氏杆菌病是一种可引起各种年龄禽发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有的则以慢性或隐性感染为主,鸵鸟也不例外。曲霉菌病主要是由黄曲霉菌和烟曲霉菌引起多种禽类的真菌性疾病,以幼龄禽类较易感染。近些年,鸵鸟中也时有发生,...
关键词:李氏杆菌病 混合感染 烟曲霉菌 幼鸵鸟 治疗 诊断 败血性传染病 曲霉菌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幼鸵鸟痘病继发大肠杆菌病
《中兽医医药杂志》2014年第6期66-66,共1页李迎晓 焦凤超 张轶 
鸵鸟痘病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每年7-10月份,对幼鸟危害较大,5日龄-3月龄鸵鸟群中发病率几乎达到100%,死亡率最高可达50%,夏秋季节鸵鸟发病、死亡较严重。现将1起鸵鸟痘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关键词:痘病 继发大肠杆菌 中西医结合诊治 尿酸盐 接触性传染病 禽痘病毒 幼鸟 缩头 大肠杆菌感染 病主 
幼鸵鸟白肌病的诊断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年第2期117-117,共1页朱锦光 
近日在凌海市鸵鸟养殖基地发生了一起肌营养不良性疾病,此病又称白肌病或肌炎,是一种肌肉变质性疾病。但禽类较多发,家禽和特种家禽均可发生。哺乳动物马、牛、羊、鹿等也可发病。本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幼禽和育成禽发病较多,幼龄...
关键词:白肌病 幼鸵鸟 诊断 养殖基地 哺乳动物 不良性 凌海市 地域性 
圈养幼鸵鸟禽痘的发生及防治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6期310-310,312,共2页杨松全 张毅 石燕 游斌杰 熊涛 张静 殷素会 
随着圈养鸵鸟养殖规模的扩大,鸵鸟禽痘的快速诊断与防控显得越来越重要。介绍了圈养幼鸵鸟各类型禽痘的临床症状和快速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控措施,为鸵鸟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鸵鸟 禽痘 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 诊断方法 防控措施 
鸵鸟真菌病的防治
《当代畜牧》2008年第9期43-43,共1页靳月生 姚学军 高伶慧 王红 陈立芝 
鸵鸟真菌病是一种由曲霉菌和其它真菌感染鸵鸟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疾病,幼鸵鸟易发病。当鸵鸟体弱时,真菌易侵入机体而造成感染。通常是经环境中生长的霉菌孢子传播,尤其通过发霉的饲料传播。
关键词:幼鸵鸟 真菌病 防治 真菌感染 孢子传播 曲霉菌 消化道 呼吸道 
幼鸵鸟白肌病的防治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第8期84-84,共1页王春华 蒋红 王金莉 
关键词:白肌病 幼鸵鸟 防治 肌肉营养 养殖基地 不良性 凌海市 地域性 
幼鸵鸟趾腿病综合防治被引量:2
《畜牧兽医杂志》2006年第2期60-60,共1页石芳萍 
关键词:幼鸵鸟 综合防治 腿病 发育异常 鸵鸟养殖业 运动功能 经济损失 骨生长 发生率 饲养场 
中西药结合诊疗幼鸵鸟球虫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年第4期32-32,共1页祝兴芬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疗法 幼鸵鸟 球虫病 诊疗 饲养场 死亡现象 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 鸡球虫 病原学 
影响幼鸵鸟成活率的因素被引量:3
《吉林畜牧兽医》2005年第3期58-58,共1页孙锷 郑长华 万春梅 冯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品需求量与日俱增,为此鸵鸟养殖户也逐年增加,很多新发展的养殖户对雏鸵鸟的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了解和掌握的不多,采取的管理措施不利,造成幼鸵鸟成活率低,给养殖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幼鸵鸟 成活率 雏鸵鸟 生长规律 养殖户 高蛋白 鸵鸟养殖 需求量 人民生活水平 增加 
幼鸵鸟截翅一例
《中国家禽》2003年第7期14-15,共2页邓长林 李明杰 李梅荣 
关键词:鸵鸟 左边开放性骨折 病因 手术治疗 截翅手术 护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