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鲟

作品数:25被引量:15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大江庄平陈喜斌游文章赵京扬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三峡》《渔业现代化》《水产科技情报》《水产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中氨氮水平对幼鲟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科学养鱼》2019年第11期71-72,共2页范厚勇 
长江口中华鲟、江豚蓄养技术研究(沪农科创字[2018]第1-9号)
鲟鱼作为一类大型而又古老的鱼类,多数品种和杂交种是重要的经济物种,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另外,鲟鱼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华鲟是现存的“活化石”,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研究价值。采用经济种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可为中华鲟的研究提供重...
关键词:珍稀濒危物种 中华鲟 急性毒性实验 鲟鱼 杂交种 暂养 控制指标 最大限度 
西伯利亚幼鲟对偶极子电场的避让行为研究被引量:2
《水生生物学报》2016年第3期501-506,共6页杨全威 张旭光 郭弘艺 张博 宋佳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6150);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
研究利用人工偶极子电场来模拟生物电场刺激,对西伯利亚幼鲟的电感受能力进行了行为探究。结果显示西伯利亚幼鲟对本实验中的偶极子电场产生躲避行为,其平均感受阈值在2月龄为(457.5±32.5)μV/cm,3月龄为(29.5±2.5)μV/cm,7月龄为(10...
关键词:鲟鱼 电感受 避让行为 阈值 壶腹器官 
长江口中华鲟幼鲟补充量波动特征分析被引量:6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381-387,共7页陈锦辉 刘健 吴建辉 徐嘉楠 郑跃平 陈慧文 戴小杰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项目(10YZ124)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中华鲟幼鲟入海前调节和索饵的重要场所,研究该水域幼鲟补充量特征的长期变化规律对于保护该物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2005-2013年幼鲟数量和生物学特征的监测数据发现:(1)不同年份间长江口水域中华鲟幼鲟的...
关键词:中华鲟 长江口水域 补充量 年间变化 
鲟道2011:一个濒危物种的存续
《中国三峡》2014年第1期118-121,共4页ethology 黎明 任红 
相对于自然繁殖的幼鲟,人工繁殖的幼鲟将有个不同的命运轨迹。 它们将比自然状态下出生的鲟鱼提前一周出生。他们不必经历江河中的自然选择,不必担心葬身鱼腹的风险,也不必经受忍饥挨饿的磨难。
关键词:濒危物种 鲟鱼 寻道 自然繁殖 人工繁殖 自然状态 自然选择 幼鲟 
长江口中华鲟幼鲟栖息地适宜性评价被引量:4
《海洋通报》2012年第6期675-679,共5页杨红 丁骏 王春峰 陈锦辉 吴建辉 陈健 刘成秀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ST1/ST2;PJ1-2;HD3);上海市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hxbky2009090901);上海市水务局海洋科研项目(沪海科字[2012]03号);上海市教委高校第五期海洋环境工程重点学科资助(J50702)
对影响长江口中华鲟幼鲟的各种生态因子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出其栖息选择的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温度和盐度4个关键指标,确定了其阈值和最适范围,采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法(HS)I进行定量评价。以2004-2010年长江口崇明东滩插网监测的中华鲟...
关键词:中华鲟 栖息地评价 适宜性指数法 长江口 
谷氨酰胺对幼鲟鱼血清、肝胰脏生化指标及体成分的影响被引量:9
《水产学杂志》2010年第2期16-20,共5页朱青 许红 徐奇友 王长安 孙大江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专项2009HSYZX-YZ-01
选用315尾初始体重(22.38±0.18g)的杂交鲟幼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Ⅴ、Ⅵ、Ⅶ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0.6%,0.9%,1.2%,1.5%的谷氨酰胺(Gln)及1.0%的丙氨...
关键词:谷氨酰胺 杂交鲟 生化指标 体成分 
饲料中不同水平磷对西伯利亚幼鲟(Acipenser baeri)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水产学杂志》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郑秋珊 张文璐 徐奇友 许红 王常安 孙大江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326001);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7HSYZX-YZ-07)
选择平均体重14.5±1.0g,体长16.0±0.5cm的西伯利亚鲟鱼,随机分成1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试验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配成磷含量分别为0.12%、0.20%、0.29%、0.39%、0.48%、0.60%、0.69%、0.80%、0.99%、1.19%和1.38%的11组饲料...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血浆生化指标 
史氏鲟幼鲟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被引量:14
《水产学报》2008年第2期242-248,共7页文华 严安生 高强 刘伟 危起伟 
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助(2003EG134172);国家公益研究专项资助(2004DIB3J099);国家基础性工作重点专项资助(2002DEA1004)
通过生长饲养试验研究史氏鲟幼鲟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以Ca(H2P04)2·H20为磷源,配制含磷水平分别为0.18%(对照组),0.40%,0.71%,0.98%,1.38%和1.66%的6组等能等氮纯化饲料,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20...
关键词:史氏鲟  需要量 
人工养殖环境下中华鲟野生幼鲟的生长特征被引量:3
《渔业现代化》2007年第6期31-34,共4页吴建辉 刘健 陈锦辉 
暂养2006年5月渔民在崇明东滩误捕受伤的中华鲟野生幼鲟,分析研究了其6—8月的生长特点。结果显示,抢救存活的中华鲟幼鲟在人工环境下,体长和体重分别从(15.40±0.64)cm和(26.00±1.34)g增加到(29.20±0.75)cm和(108.00±3.87)g,日均增...
关键词:野生中华鲟 人工养殖环境 崇明东滩 异速生长 肥满度 
中华鲟幼鲟维生素C营养需要的研究被引量:10
《动物营养学报》2006年第2期99-104,共6页高强 文华 李英文 雍文岳 刘伟 罗晓松 蒋明 丁诗华 
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3EG134172);重庆市农业局科技资助项目(20030430)
本研究旨在确定中华鲟幼鲟对维生素C(VC)的营养需要量。配制含VC分别为0.5、59.8、119.5、239.1、478.1和956.2 mg/kg饲料的6组日粮(分别编号为C0.5、C59.8、C119.5、C239.1、C478.1和C956.2),连续投喂中华鲟幼鲟8周后,以生长速度、组...
关键词:中华鲟 维生素C 营养需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