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权

作品数:219被引量:16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甲禄李洋唐光怀胡志龙颜春龙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民法典》对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的优先保护被引量:5
《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5期156-176,共21页樊勇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9M660904)的阶段性成果。
《民法典》新闻舆论规范采用实质调整、普遍调整的规范模式,解决了前法典化制度对新闻舆论相关的利益因素衡量不足、解释成本高、适用范围有限、裁量空间过大等问题。维护公共利益是《民法典》优先保护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的实质理...
关键词:《民法典》 新闻报道权 舆论监督权 公共利益 利益衡量 
舆论监督异化现象及其法律治理被引量: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666-670,共5页陈龙 
以舆论监督异化现象为切入点,分析舆论监督异化具体的表现形式是民意扭曲为多数人的暴政、监督权的滥用导致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舆论监督沦为“舆论审判”。阐释了民主监督正当化行使的缺位加剧了舆论监督异化现象;提出需完善社会舆论...
关键词:舆论监督权 舆论监督异化 法治化 司法信息公开 法律治理 
涉法舆情的新生态特征及引导思考被引量:2
《青年记者》2019年第35期73-74,共2页李燕丽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交融共通的同时也在颠覆着原有的舆论生态格局,技术赋权为民众的"发声"提供了契机和渠道,民众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兴趣愈加浓厚。特别是出现社会焦点案件时,社交媒体发酵传播成为常态。由于民间舆论的强势...
关键词:舆情引导 社交媒体 民间舆论 生态格局 社会焦点 舆论监督权 生态特征 引导思考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现代农业研究》2019年第8期143-144,共2页刘柏仪 黄淑雪 
本文从隐私权的相关理论概念入手,进而探讨公众人物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权的关系,最终提出对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建议,以期待推动我国对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隐私权 言论自由权 舆论监督权 
宪法上舆论监督权对名誉权侵权责任的规范影响——基于近期司法实践的考察被引量:6
《浙江学刊》2019年第2期148-160,共13页黄明涛 
在名誉权侵权争议中,作为宪法权利的舆论监督权可充当一种抗辩理由,纳入到司法论理过程中,并实际地影响侵权责任的成立与否。通过对2015年以来若干包含"典型宪法论理"的名誉权案件判词的整理与分析,可以发现,舆论监督权的确发挥了规范...
关键词:舆论监督权 名誉权 宪法援用 民法宪法化 宪法教义学 
论自媒体舆论监督权对审判权的规约限度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65-72,共8页田源 
2018年山东省法学会自选调研课题"法官遴选委员会律师委员的伦理风险及规训理路"[(项目编号:SLS(2018)C9)]的阶段性成果
囿于价值取向的差异和评判标准的不同,自媒体舆论监督权与审判权的摩擦碰撞难以避免。权能强弱的差距以及运行监管的乏力,更导致审判权的独立运行频频受到自媒体舆论监督权的不当干扰。一系列社会焦点案件更是一再表明,如何将自媒体舆...
关键词:自媒体舆论监督权 审判权 规约效能 应然限度 救济理路 
舆论监督权滥用对司法人员履职的影响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0期87-87,89,共2页魏海晓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闻传媒日益发达,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案件的舆论监督也呈现出白热化现象,虽然满足了我国公民关注社会法制的心理,但过度报道,就会形成舆论监督权的滥用,对司法人员的履职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舆论监督 司法人员 履职 
探析媒体如何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
《西部广播电视》2017年第22期77-78,共2页王琦 
作为社会舆论的主要阵地、媒体担负监督社会工作以及引领社会意识的重要使命,而媒体舆论监督权的正确行使,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途径。借助于客观报道能够让媒体起到良好的公众意识和社会舆论引导作用,并能让自身舆论监督权的职...
关键词:媒体 行使 舆论监督权 
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特点与有效运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0期154-154,共1页刘红凛 
网络舆论监督相比传统舆论监督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概括来说,体现在监督主体多元化、大众化,监督全天候、全方位,监督快捷高效,监督安全而廉价等方面。其在激发广大民众监督热情、提高监督能力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相关部门对违纪违法案...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 党务公开 舆论监督权 有效运用 公职人员 信息网络技术 系统思考 监督意识 
街拍还是偷拍 需明确法律界限
《法庭内外》2017年第3期48-50,共3页张乃伦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运营微信公众号、时尚博主、网络大V在自己的自媒体空间、互动论坛等平台发布街拍美女照片,形式各异,花样百出,以此来提高点击率和关注度,从而提高网络人气和知名度。对于这种未经...
关键词:法律界限 新媒体传播 自媒体 著作权人 人格利益 作品著作权 我国民法通则 舆论监督权 人像摄影 侵权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