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

作品数:2738被引量:5882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杨珠游修龄汤陵华邓小华曾雄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壮族传统说唱类古籍中的稻作文化书写及其时代价值论析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26-37,共12页李万青 莫幼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壮侗语民族神话的多态传承与时代价值”(22BZW192)。
我国的稻作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创共享的文化遗产。壮族传统稻作生产生活孕育了形式多样的壮族传统说唱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传统说唱类古籍以古壮字书写而成,是壮族传统说唱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稻作文化遗产的重要...
关键词:壮族 说唱类古籍 稻作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代价值 
稻作文化研学之旅下大学生实践与传承的新模式剖析
《女报》2025年第3期0115-0117,共3页廖苑妃 
“稻作文化研学之旅:大学生实践与传承新模式探索”(课题编号:2024-JYZX72-0771)研究成果
稻作文化影响下乡村文化墙图案视觉修辞的诉求与优化策略——以云南里砍寨主题文化墙为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35期70-73,共4页陈靖晖 李嘉 普惠娟 刘亚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融入农俗元素的文化墙图片素材库开发与建设”(项目编号:2023J0479)。
先民在长期的水稻生产和消费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稻作文化,并形成了以稻作文化为核心的传统道德准则,将稻作文化影响下的优秀传统品德转化为乡村文化墙图案的视觉修辞对象,契合乡风文明的振兴,总结出能实施的以传播农耕文明、留住乡愁为...
关键词:文化墙 图案 视觉修辞 稻作文化 农耕文明 乡村 
中越古代科技文化交流述略——以稻作、铜鼓和传统医药文化交流为中心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4期58-65,79,共9页杨超 
中国与越南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历史悠久。文章从中越稻作、铜鼓和传统医药文化交流历史的研究出发,探讨历史上的中越科技文化交流在中越文明互鉴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国与越南在稻作、铜鼓和传统医药方面的交流不仅是器物和技术层...
关键词:稻作 铜鼓 传统医药 中越科技文化交流 
阅读新时代多模态中国稻作文化传播路径设计研究
《智慧农业导刊》2024年第22期57-59,63,共4页梁芳 李伟鸿 李煦 
图书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阅读推广是图书馆促进公众阅读行为的服务,肩负着优秀文化传播的使命。中国稻作文化承载着世界最早的农耕文明信息,是世界的瑰宝。研究图书馆以阅读推广为手段,面向读者用户探索中国稻作文化传播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阅读推广 多模态 中国稻作文化 传播路径 设计研究 
“童趣·同去”:构建特色校园农耕文化
《留学》2024年第18期44-44,共1页王梓屹 杨倩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课题“‘童趣·同去’:基于农耕文化劳动育人的实践研究”(2023JY15-L2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泗洪县石集实验学校地处国家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毗邻下草湾遗址,具有丰富的稻作文化资源,学校依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构建指向劳动育人的校园农耕文化;借助社会资源深度开发二十四节气水稻农耕课程,丰富农耕体系...
关键词:实验学校 农耕文化 二十四节气 陶行知 生产全程机械化 稻作文化 示范基地 外延与内涵 
苗岭深处缔造种子的家
《当代贵州》2024年第31期35-35,共1页吴蔚 
4关注点领略种子文化探索农旅融合今年5月,环雷公山种子博物馆正式开馆。这个位于黔东南州雷山县方祥乡毛坪村的博物馆,致力于推广自然生态保护、中国传统农耕文化、长江流域稻作文化,以及提升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自然生态保护 传统农耕文化 稻作文化 雷公山 雷山县 博物馆 黔东南州 关注点 
关于拟开设“稻作文化研究”专栏的启事
《农业考古》2024年第4期208-208,共1页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考古发现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和栽培稻植硅石,先后入选“2012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实证。为贯彻落实习近...
关键词:文物考古工作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稻作文化 考古发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文明起源 栽培稻 仙人洞 
“蔚为大观——浙江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特展”的形式设计表达
《东南文化》2024年第S1期44-46,共3页朱文晶 
一、展览背景浙江省是全国文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浙江先民以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贡献了五个璀璨的明珠:一万年上山遗址,稻作起源;五千年良渚,点亮文明;两千年以上古越,精耕勤战;一...
关键词:浙江省博物馆 设计表达 稻作起源 历史文化底蕴 镇馆之宝 丰富多样 创造力 
关于拟开设“稻作文化研究”专栏的启事
《农业考古》2024年第3期178-178,共1页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考古发现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和栽培稻植硅石,先后入选“2012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实证。为贯彻落实习近...
关键词:文物考古工作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稻作文化 考古发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文明起源 栽培稻 仙人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