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伦理

作品数:59被引量:25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姚亚平范松仁温奉桥李萌羽彭华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深圳大学南昌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可怜的鲁滨·克鲁索”:《鲁滨孙漂流记》中的语言伦理与情感哀悼
《外国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115-134,共20页宋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流散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21&ZD277)的阶段性成果。
在《鲁滨孙漂流记》中,鹦鹉波儿是鲁滨孙离开荒岛时唯一带走的动物,但笛福并没有详细说明它的品种。对于鹦鹉品种的推断有助于理解十八世纪英国海外殖民对社会风尚、社会发展与性别伦理的重要影响。尽管波儿只能模仿人类语言,但其“喙...
关键词:鹦鹉波儿 社会风尚 语言伦理 情感哀悼 殖民话语 
“网络亚文化”归因视角下的语言伦理失范现象与规范化治理研究
《科技传播》2025年第5期113-118,共6页楼小龙 庄欣然 樊雪儿 
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2022年度科研项目“网络空间语言伦理研究”(ZDI145-34);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招标课题“网生代行为和心理特征研究”(GKZB201918)。
网络语言中存在的粗俗、不规范和滥用模因文化等问题,源于“网络亚文化”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以及网络监管和教育的缺失。为治理这一现象,文章提出了加强网络监管和执法、加强网络教育和引导、推动网络语言规范和...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 网络语言 语言伦理 语言规范化 
琐碎与日常:社交媒体中涉外文化争端的情感符号与语言伦理
《新闻爱好者》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彭华新 李海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涉外文化争议中的网民情感引导与民族自信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3YJA860012)。
社交媒体时代,普通民众获得了参与涉外文化议题的技术条件。相较于专业性强的经济、政治、军事争端,涉外文化争端参与门槛相对较低。涉外文化争端具有贴近受众日常的特点,琐碎的“衣食住行”被赋予泛政治化色彩,并由此激发了人们情感化...
关键词:涉外文化争端 社交媒体 情感符号 语言伦理 
数字语言能力的界定及理论构建被引量:1
《现代外语》2024年第6期743-753,共11页戴曼纯 汪璇 
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2022年度重大项目“数字化时代的语言生活与语言治理研究”(ZDA145-8)阶段性成果;国家语委项目“老年人数字语言能力状况及提升路径研究”(YB145-92)的支持。
数字生活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深刻地塑造人们的语言生活。本文探讨数字化转型中的语言能力,参照前人关于语言能力的探索及当前数字语言生活现实,阐述数字语言能力的构成,包括知识、技能、伦理、治理四个模块:1)知识...
关键词:数字语言生活 数字语言能力 数字素养 语言伦理 语言治理 
论毕飞宇《欢迎来到人间》的叙事伦理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王桂荣 刘佳慧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L18DZW003)。
毕飞宇在日常生活的肌理中,透过人物细致入微的行为与语言,描绘庸常的俗世,抑或是卑琐的浮生。他通过不断切换和交织的人物内外视角,创造了一种流动的叙事效果;他采用具有反讽魅力与日常语言杂糅的幽默性语言,将叙事对象对准时代、人性...
关键词:《欢迎来到人间》 叙事伦理 毕飞宇 对象伦理 视角伦理 语言伦理 
语言规划的文明取向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4年第1期24-34,201,共12页方小兵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重点项目“世界主要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线上教学的实践与启示”(项目编号:22YH55B);国家语委2022年度重大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学科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DA145–7);国家语委2023年度科研项目“联合国语言政策80年演进与启示”(项目编号:ZDI145–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语言规划取向是指语言规划进程中所持的基本立场、态度或倾向。西方语言规划从最初的问题取向,演变为后来的认同取向、权利取向、资源取向、生态取向,以及最新的人文取向。这些取向各有其理论优势和局限。本文在对比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
关键词:语言规划观 语言文明 语言伦理 文明取向 
技术善治视角下的网络语言伦理建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7,共7页方艳 谭相格 
2023年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新闻传播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嵌入路径研究”。
网络语言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对社会和人际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语言的简洁性和即时性使得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观点表达,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如网络暴力、谣言传播和隐私侵犯等。对此提出技术善治的概念...
关键词:技术善治 网络语言 语言伦理 
“增智”语言邦:智能语言乌托邦与敌托邦的平衡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8-12,共5页李恬蕊 方艳 
2023年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新闻传播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嵌入路径研究”。
人工智能时代,AI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理解和语义语境算法分析等深度学习并运用人类语言。在人工智能的探索中,语言问题一直是核心领域之一。我们通常认为语言不仅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还是反观自身心智的媒介。智能语言伴生的“智慧”乌托邦,...
关键词:智能语言 聊天机器人 语言伦理 人机对话 
语言伦理视阈下青少年网络语言失范问题及对策研究
《江西开放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83-89,共7页罗玮 徐健青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汉语的网络化表达研究”(YY22114);江西省远程教育学会重点项目“多模态视阈下现代汉语的网络化表达研究”(JSDE2202)。
青少年网络语言失范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中学生使用网络词汇失范的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社会文化、家庭和教育环境、个体心理以及网络虚拟交互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加强网络监管和反馈机制、...
关键词:语言伦理 青少年群体 网络语言失范 对策研究 
人机共生时代的语言数据问题被引量:16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35-143,共9页李宇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学前儿童语料库建设及运作研究”(19AYY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语言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9VXK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个一百年’背景下的语言国情调查与语言规划研究”(21&ZD289)。
人类不断创造各种语言技术以辅助语言应用、改善语言生活,从结绳记事、表意图画到文字的创制、印刷术的应用、广播影视的普及,而今进入了以互联网和语言智能为代表的现代语言技术阶段。“人-人”直接交际方式逐渐减少,“人-机-人”的间...
关键词:语言技术 语言数据 语言智能 AI助手 语言伦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