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化

作品数:1201被引量:145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詹世友陈延斌沈壮海张国强赵清文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道德与文明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在民族伦理研究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全国“民族伦理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道德与文明》2015年第6期148-151,共4页潘忠宇 冯庆旭 
由中国伦理学会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道德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宁夏大学民族伦理文化研究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呼伦贝尔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全国"民族伦理与优秀...
关键词:伦理文化 中国人类学 中国伦理学会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法政学院 宁夏大学 道德教育 道德教化 
论道德厌恶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15年第5期29-33,共5页任重远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3SA0159);西南石油大学人文社科专项基金资助(2013RS024)
厌恶是人的基本情绪,而道德厌恶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厌恶形式,其不仅是人作为道德存在的外在标识,同时也是人提升其道德境界的内在进路。作为一种"恶所当恶"的道德意识,道德厌恶可以视为先天潜能与后天教化的交融结果,其主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道德厌恶 羞恶之心 道德教化 恶人 恶己 
德治:良法善治的基石和保障被引量:2
《道德与文明》2015年第4期39-43,共5页田旭明 陈延斌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KS01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4ZDIXM031)
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德法结合作为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标志着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的高度自觉。德法相辅相成的关系和我国数千年来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德治是良法善治的基石和保障。道德信仰为依法治国提供精神和信念的...
关键词:德治 法治 良法善治 道德教化 法治精神 
独生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的道德责任探析被引量:11
《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3期44-47,共4页熊汉富 
2005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ZC10)
子女在精神赡养上的道德责任,是关注、肯定老人的生命安全需求,爱或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并给予及时和必要的满足。独生子女对父母的精神赡养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要求他们具有坚韧的道德意志和乐于牺牲的道德精神,同时要求政府、社会和...
关键词:独生子女 精神赡养 道德责任 道德教化 社会支持 
论道家的道德教育方法被引量:4
《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5期29-30,共2页吕锡琛 
论道家的道德教育方法吕锡琛重德求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以德教民,以德化民,是历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但以往人们较注重对于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而认为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主张“绝仁弃义”,“行不言之教”...
关键词:道德教育方法 不言之教 道德要求 效法自然 道家 抱朴守真 道德规范 道德教化 道德启示 身心健康 
染化·教化·悟化──论道德形成的“三要素”及其教育方法被引量:3
《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4期23-24,共2页王仕杰 
染化·教化·悟化──论道德形成的“三要素”及其教育方法王仕杰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主体的社会存在,包括主体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等,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由此,笔者认为,道德的形成过程具有如下三个要素:道德染化、道...
关键词:道德教化 道德形成 “三要素” 道德行为 道德观念 染化 道德理想 传统道德 道德素质 社会生活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