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流动性

作品数:55被引量:23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曹旦夫陈刚姜和圣何涛卜祥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技信息(石油与装备)》《精细石油化工》《化学世界》《现代化工》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双碳”背景下医疗废弃物用于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综合性实验设计
《化学世界》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顾雪凡 臧芸蕾 王棚 韩创辉 陈刚 
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No.2021-X-YJG-003);西安石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No.XBY2021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974252);应用化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资助项目。
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本-硕学段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验技能,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渗透“医疗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这一理念,以废弃口罩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系列聚丙烯基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综合性实验,评价...
关键词:“双碳” 资源化利用 稠油降黏 综合实验 
扶余油田外围区块生物胶降黏压裂技术试验
《中外能源》2024年第3期57-61,共5页何增军 宋成立 马胜军 王凤宇 王永忠 陈存玉 
202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技能人才创新基金项目“老油田边部、外围稠油油藏降黏压裂技术研究及矿场应用”(编号:2023JL0321)。
扶余油田外围区块原油密度大、黏度高、凝固点高、含蜡量高,采用常规胍胶携砂压裂技术无法有效开采,压裂投产后初期产量较低,达不到效益产能,外围区块基本处于未开发动用状态。为此,研发了生物胶降黏剂体系与压裂工程技术相配套的降黏...
关键词:生物胶 降黏压裂 原油流动性 防蜡 外围区块 稠油 
廊固凹陷二氧化碳吞吐技术应用成效分析
《中国科技纵横》2023年第17期18-20,共3页肖娟 汪忠 王春梅 付国艳 朱亚昆 侯光宗 
二氧化碳吞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气生产过程中,通过注入二氧化碳到油藏,可以增加油藏压力,改善原油流动性,促进原油的驱替和提高原油采收率。本文通过在廊固凹馅开展二氧化碳吞吐实验,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二氧化碳吞吐技术被认为是一...
关键词:二氧化碳吞吐 油藏压力 原油流动性 采收率 
Ochrobactrum intermedium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对含蜡原油作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现代化工》2022年第S02期196-200,204,共6页何洋 董美 杜胜男 李阔 王卫强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20027)
利用微生物对原油蜡组分的降解作用,解决含蜡原油开采与输送过程中的蜡沉积问题。从大庆油田受原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Ochrobactrum intermedium H6,考察菌H6对含蜡原油的作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菌H6最优培养条件为温度34℃、培养基...
关键词:含蜡原油 中间苍白杆菌 生物表面活性剂 除蜡性能 原油流动性 
致密砾岩油藏超临界CO_(2)吞吐开发可行性被引量:14
《新疆石油地质》2021年第4期456-461,共6页蒲万芬 汪洋松 李龙威 高海铭 单东柏 王文科 
CO_(2)吞吐开发具有溶解、抽提、混相等独特的机理优势,超临界CO_(2)具有更优异的注入性、穿透性和轻质组分抽提性。为进一步认识超临界CO_(2)吞吐在致密砾岩油藏开发中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基于超临界CO_(2)—原油相互作用实验、超临界C...
关键词:致密砾岩油藏 超临界CO_(2)吞吐 原油流动性 采收率 可行性 注入参数 
聚醚酰胺的合成及其对原油流动性的影响被引量:3
《石油化工》2021年第2期157-162,共6页严茂盛 郑延成 邢德刚 郝思语 李雪琴 刘朗朗 
长江大学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9130)。
以聚醚酰胺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了系列脂肪酸聚醚酰胺降凝剂,利用FTIR、黏度测试、界面张力测试等方法考察了降凝剂对不同原油流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列降凝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和界面活性。随碳数的增加,饱和脂肪酸聚醚酰胺...
关键词:聚醚酰胺 原油组成 凝固点 感受性 黏度 
海底管道台风期间停输后原油流动规律研究
《化工设计通讯》2020年第12期30-31,共2页万年辉 
南海地区台风季较长,台风期间管线停输及重启问题是影响油田产量的重要因素,解决管线停输及重启问题可大大提高油田产量。通过对南海地区典型原油流动性规律研究得出,胶质、沥青质在原油外输过程中,可以起到表面活化剂的作用,管线停输...
关键词:胶质 沥青质 原油流动性 
江汉老区首次应用微生物深部吞吐工艺
《江汉石油科技》2019年第4期22-22,共1页
2019年11月24日,江汉采油厂在江汉老区王1斜-2-16井首次采用微生物深部吞吐工艺施工,采用段塞式加入微生物菌液150 m^3,该井将焖井25天后开始生产。微生物吞吐工艺是通过注入微生物来降低地层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从而达到增产的目...
关键词:采油速度 未动用储量 微生物吞吐 重质稠油 原油流动性 地层原油粘度 工艺施工 焖井 
提高原油流动性原油流动性改进方法研究现状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9年第24期74-74,共1页张涌 
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原油是一种含有石蜡、胶质和沥青质等多种组分的复杂烃类混合物,为改善含蜡原油的流动性,向原油中添加合成高分子化学剂,是实现原油低温输送、稠油降黏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就提高原油流动...
关键词:原油 流动性 改进 
垦西特超稠油性能评价及降粘技术研究被引量:1
《内江科技》2019年第7期28-28,61,共2页陈辉 蔡微微 陈昭伟 陈鸿宇 
室内对垦西特稠油进行组分分析及粘温曲线测试,并进行掺稀油、加降粘剂等降粘评价,确定了最佳掺稀油比例,及与降粘剂配合使用降粘效果。室内实验表明,该稠油在60℃条件下,粘度超过200000mPa.s,流动性极差,掺稀油比例超过50%,60℃条件下...
关键词:降粘技术 特超稠油 评价 性能 室内实验 原油流动性 掺稀油 降粘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