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意象

作品数:317被引量:21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正亚邵楠陈定宏代珊珊贾学鸿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白诗歌中“月”意象抒发的人生之思
《优雅》2025年第3期72-74,共3页周沙 
“月”是李白诗歌的灵魂,在其月亮诗中,表达了他对光明与自由的追求,展现了其对生命真谛的探讨、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自己的豁达与乐观等情感。李白对“月”意象的运用,不仅在盛唐时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给后人留下无与伦比的精...
关键词:盛唐时期 李白诗歌 意象的运用 月亮诗 生命真谛 精神财富 豁达 时间流逝 
王昌龄诗中“月”意象的生态审美意蕴
《今古文创》2025年第6期44-47,共4页林雅霜 
“月”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典型意象,随着历代文人的不断吟诵,已经不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象,而是由于创作处境的不同,赋予了月独特的情感内涵。从唐代开始,文人笔下的意象已经不再是单纯客观的自然物象,而是具有不同的审美情状,正如王...
关键词:王昌龄 “月”意象 生态审美意蕴 
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多元情感寄托与鉴赏
《求知导刊》2025年第6期62-64,共3页洪枰华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月”作为常见的自然意象,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和深刻的文化寓意。通过对“月”意象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鉴于此,借助意象联想、意境营造、修辞分析和文化解读等策略,...
关键词:古诗词 “月”意象 情感寄托 鉴赏策略 
千年共婵娟——月意象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表达
《艺术市场》2024年第12期34-37,共4页张艺深 
在中国历代绘画中,月亮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表达意象。那么,月亮这一自然天体是怎样一步步从神话传说走向民俗崇拜,再一步步走到诗词和绘画当中,又在绘画中表达了古代文人雅士怎样的情怀和寄托呢?
关键词:文人雅士 月意象 神话传说 民俗崇拜 中国山水画 月亮 诗词 绘画 
《春江花月夜》“月”意象的疏密与动态性
《中学语文》2024年第30期86-88,共3页任艳 
通过对《春江花月夜》中“月”意象的整体布局、疏密相济及动态性的分析,探讨张若虚如何在这一作品中,融合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使这首诗超越时代界限,成为传诵千年的经典。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月”意象 
谢灵运诗歌中“月”意象的意蕴研究
《汉字文化》2024年第12期62-64,共3页陈品颖 
“月”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谢灵运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开拓者,“月”意象在他的诗作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月”既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也表现了丰富的情感意味,还蕴涵了一定的人生哲理。谢灵运诗歌中的“月”意象对后...
关键词:“月”意象 象征 情感意味 人生哲理 
李白诗词中月景观的特征与精神内涵探析
《广东园林》2024年第3期104-111,共8页侯煜琳 徐瑾 张心怡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22A1515110527);基于数字化过程性评价的建筑类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研究(编号:202214095)。
因在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上的卓越成就,李白的涉及月的诗词在中国月亮文化的演变进程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以李白359例涉及月的诗词为研究对象,基于诗词本身讨论李白对月景观构建的主要方式,发现名词、形容词、动词、被动词、介词5种词性...
关键词:风景园林 月意象 李白 景观类群 精神内涵 时空特征 
明月寄情:古代文学作品中“月”意象的情感表达——以苏轼作品为例被引量:1
《今古文创》2024年第19期57-59,共3页胡芳洁 
“月亮”是文学作品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意象,它常被用来寄托人们的情感、思想和哲学思考。在古代诗词中,月亮也是经常被描绘的景象之一。本文以苏轼作品为例,探讨了古代文学作品中“月”意象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苏轼诗词中“月”的形象、...
关键词: 意象 苏轼 
论《西厢记》中的“月”意象——兼与《董西厢》比较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2期27-29,共3页张耘萌 
早在先秦时期,《老子》《周易》等著述已经有了关于“意”与“象”关系的论述,“意象”这一概念则在《文心雕龙》中最早被提出,明清之际趋于成熟,被认为是指文学作品中寄寓了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事物。而《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
关键词:《西厢记》 《文心雕龙》 主观情意 《董西厢》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文学作品 《老子》 《周易》 
老舍《月牙儿》与古典文化中“月”意象的关联探析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1期130-132,共3页杨德琛 
老舍的《月牙儿》以“月牙儿”的意象串联全篇小说,其中既有对我国古典文化中“月”意象的继承,也有发展。此篇文章以《月牙儿》中“月牙儿”的意象与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月”意象进行对比,从而找到二者之间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老舍...
关键词:老舍 《月牙儿》  意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