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兼治

作品数:134被引量:14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丁锐华赵淑光潘勇黄杨阮鼎勋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文理学院上海政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主义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德法兼治观的三大逻辑
《鄂州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5-7,共3页张景元 杜安红 
马克思主义的德法兼治观念在继承了西方资产阶级传统的法治思想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马克思正式指出了道德和法治的阶级性和历史性,并清晰地论述一切道德和法律受限于当时的物质生产条件,即生产力的水平。道德和法治也是根据社会的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德法兼治 逻辑 
德法兼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90-96,共7页吴秀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极其重要。由于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和谐以及宣传教育的失灵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关键词:道德 法治 核心价值体系 
德法兼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被引量:1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84-86,共3页陈康 
没有健全的法制,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就不可能建立;而没有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法制建设也会缺乏必要的道德基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有社会主义法制作为保障,也离不开良好社会道德秩序的支撑。面对带有法治经济和道德经济双...
关键词: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传统和谐社会的继承与超越
《探求》2005年第6期26-28,共3页张向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提升和崭新判断。和谐社会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既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更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最高价值取向。今天和...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传统和谐社会 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德法兼治 
德治与法治的双向互动是推动党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26-28,共3页李承敬 
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建设选择的正确方向,在党风建设上亦如此,德法兼治是推动党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运用这一手段过程中应注意道德与法律,实践与知识普及的关系,还应着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教育体系。
关键词:党风建设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建设 德法兼治 监督机制 教育体系 
我国历史上的德法兼治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1
《学习论坛》2003年第6期41-42,共2页陈雪云 
关键词:中国 道德建设 道德修养 “三个代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论“德法兼治”是治国之本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03年第3期19-20,共2页王东霞 薛月姊 
关键词:德法兼治 以德治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依法治国” 思想道德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民主政治 
德法兼治与市场经济
《党的生活(贵州)》2002年第9期19-,共1页郭庆祝 
关键词:市场经济 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 德法兼治 
走出对德法兼治认识的误区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5-8,共4页王仕杰 
针对当前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以德治国重要思想过程中人们思想上存在的一些认识问题 ,进行理论上的梳理与辨析 。
关键词:江泽民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认识误区 
从传统德治到社会主义的德法兼治被引量:4
《当代法学》2002年第3期8-10,共3页石建峰 
关键词:德法兼治 传统德治 以德治国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 江泽民同志 线索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人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