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图

作品数:242被引量:25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为民李红张红星遆亚荣秦曰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古汉语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朝鲜朝《训民正音》标记原理与汉语等韵图“质正”理论
《古汉语研究》2018年第3期39-50,共12页张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珍藏明清汉语文献挖掘与研究>(12&ZD17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朝鲜朝汉语官话语音"质正"制度研究>(14XYY023);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海外韩国学研究项目<朝鲜朝汉语质正官研究>(AKS-2018-R88(18R88))
新发掘的朝鲜朝汉语官话质正制度材料证明,《训民正音》是在汉语等韵学理论指导基础上,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和汉字构型学说,于十五世纪创制出的较为完备的谚文字母标记文字理论体系。并且依照汉语等韵学理论仿制相对应的朝鲜等韵图,对发音...
关键词:《训民正音》 标记原理 汉语等韵 “质正”理论 
《五音通韵》编纂特点述论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2期24-30,95,共7页秦曰龙 李晔 
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五音通韵>与清代北京官话语音形成研究"(编号09YJC740034)
《五音通韵》是一部鲜为人知的等韵著作,不署作者名姓,未见刻本,仅有两部抄本传世。日藏全本《五音通韵》,分为卷首序言凡例、韵图和韵书三部分。通过考察韵书小韵首字与韵图列字的相合度,我们发现日藏全本《五音通韵》韵书为主、韵图是...
关键词:五音通韵 韵图列字 小韵首字 韵书等韵化 字书等韵化 
中国音韵学的切韵图与西洋音系学(Phonology)的“最小析异对”(minimal pair)被引量:6
《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4期2-10,共9页鲁国尧 
中学与西学两者结合,古学与今学两者结合,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语言学的一条途径。笔者以唐宋元的切韵图和西洋音系学的"最小析异对"原理为研究对象,发掘出宋人卢宗迈的一段精辟言论,指出切韵图及后世的音节表都植根于汉语的特点...
关键词:中国音韵学 切韵图 卢宗迈 音系学 最小析异对 
论《七音略》铎药两韵塞音韵尾的音质特征被引量:4
《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2期13-18,共6页董绍克 
现代方言与宋元韵图两方面的材料都证明《七音略》铎药两韵是收喉塞尾的,因为在《七音略》里铎药两韵兼承阴阳两声,而只有收喉塞尾的人声才具有这种性质。
关键词:《七音略》 入声 阴声 阳声 喉塞尾 韵图 音质特征 《广韵》 
朱熹反切音系中已有舌尖前高元音说质疑被引量:7
《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4期16-19,共4页蒋冀骋 
本文从现代闽方言、宋代闽方言的语音实际出发,参以韵图编制的具体情况,证明了朱熹叶音反切是闽方音的反映,时贤所谓的舌尖前高元音已见于朱熹反切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关键词:反切 闽方言 元音 音系 方音 叶音 韵图 朱熹 宋代 情况 
梵语《悉昙章》与等韵学的形成被引量:7
《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4期20-24,共5页周广荣 
通过对等韵图中相关概念的起源、《悉昙章》传本的流变两个方面的讨论,指出等韵图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及等韵图的形式都是直接或间接受了《悉昙章》的影响而产生的,等韵图的的初步形成约在晚唐至北宋时期。
关键词:韵图 等韵学 梵语 对等 形式 间接 相关概念 北宋 晚唐 起源 
鲁国尧《〈卢宗迈切韵法〉述论》序
《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1期2-3,共2页何九盈 
卢宗迈《切韵法》的被发现,是等韵学上的一件大事。国尧学兄对此书的述评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切韵法》篇幅不长,除了卢氏自己写的前序后跋,从“音释切韵法难识字”到“指掌图与调四声例”,共计十个专题。没有音系图表,也没有其他...
关键词:切韵 指掌图 述论 鲁国 韵图 《集韵》 等韵学 韵谱 三十六字母 《永乐大典》 
《广韵》真谆部反切下字类隔刍论
《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1期13-15,共3页李葆嘉 
《广韵》真谆部反切下字类隔刍论李葆嘉一、真部ǐěn与谆部iuěn(举平赅上去入)在《广韵》中为开合对立韵,其区别在介音。唐抄本《切韵》和王仁《刊谬补缺切韵》中未分为两部。至《唐韵》真、谆分立,《广韵》、《集韵》皆承...
关键词:《广韵》 《集韵》 反切下字 《韵镜》 汉语音韵学 《唐韵》 韵图 韵书 东台话 李新魁 
中古果假二摄合流性质考略被引量:10
《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4期61-66,共6页冯蒸 
根据宋元时期的几种等韵图的记载,一般认为中古以来即已发生的比较系统、比较重要而又比较普遍的异摄趋同有三对,即:江、宕二摄合流、梗、曾二撮合流与果、假二摄合流。前两类鼻尾异摄韵的合流,可以从方言中得到广泛证实。而果、假二摄...
关键词:合流性质 现代汉语方言 考略 梵汉对音 通押 韵图 韵字 切韵 合流方式 《广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