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作品数:332被引量:70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钱毅刘本才张令吾杜爱英李慎行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邵阳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侃《广韵》校勘底本及其《广韵逸字》考述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148-168,共21页张民权 宋美珏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贵在发现。最近我们在旧时刊物上发现了黄侃校勘《广韵》的原本散页,以及黄侃遗著《广韵逸字》纲要本和详释本(部分),具有很高的文献学和音韵学价值。《广韵》的校勘研究,黄侃造诣甚多,今日出版的《黄侃手批广韵》即...
关键词:黄侃韵学 批校散页 《广韵》底本 韵字编撰 
闽语蟹摄开口四等齐韵字的读音层次——兼与南部吴语比较被引量:1
《方言》2024年第2期137-151,共15页施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吴闽方言韵母读音层次比较研究”(18BYY055)的资助。
本文指出闽语蟹摄开口四等齐韵字共有四个层次,其中层次I读如哈韵及止摄脂微韵,层次II读如止摄,层次III读如蟹摄二等韵,层次IV大多为[i]及其变体,南部吴语对应闽语层次I和层次IV。早期层次对应说明南部吴语和闽语具有共同的底层,南部吴...
关键词:闽语 南部吴语 蟹摄开口四等齐韵 读音层次 
四川、重庆客家话蟹摄开口四等齐韵字的读音
《方言》2024年第2期152-160,共9页陈斯洁 
四川、重庆客家话的蟹摄开口四等齐韵字今韵母可分为5种类型。这种分别除了与各方言点原籍地不同有关外,还与语音系统制约下所发生的增生介音、调值分韵、单元音韵母复化等现象有关。文章还指出“梯楼~”读同“胎”[■tai]是东南方言的...
关键词:四川、重庆客家话 蟹摄开口四等齐韵 调值分韵 “梯楼~”的读音 
封面“韵”字来源:元 赵孟頫 真草千字文(局部)
《书法教育》2024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独特的音色气质,细腻的行腔韵字——记青年歌唱家汤非
《歌曲》2023年第9期90-90,共1页
汤非,原空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青年歌唱家,国家二级演员。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声乐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获得音乐剧专业硕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兼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第二师范学...
关键词:硕士生导师 专业硕士学位 中国传媒大学 声乐教师 流行唱法 江苏扬州 大学音乐学院 中共党员 
平仄韵字标注失误举隅
《中国韵文学刊》2023年第2期64-74,共11页蒙绍伦 
《唐诗三百首详析》《名诗三百首平仄注析》等书,对诗词的平仄、用韵、拗救,多有标注。标注得当,对读者便会有帮助。但是,有些标注并不正确。这些不正确的标注,容易误导读者,造成认知混乱,也不利于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诗词 平仄韵字 孤平拗救 标注失误 
《中原音韵》部分争议字归部问题探究
《语言历史论丛》2023年第1期49-60,252,共13页刘易 
由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网络流行语生成的生态学考察”(YJSKY22076)的阶段性成果
《中原音韵》作为归纳北曲用韵、为北曲服务的一部韵书,其中的部分韵字与元曲实际用韵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以“琼、咱、徙、塞、媸、蚩”六字为例,旨在厘清这些韵字的归部问题,探讨它们归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原音韵》 韵字       
《永乐大典目录》韵字“空位、涂黑”现象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92-96,共5页王宇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316);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研究专项(19VJX126)。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余卷宏篇,仅八百一十三卷存世,幸有《永乐大典目录》保存其完整韵字体系。该目录出自道光年间刊刻的《连筠簃丛书》,另有清抄本含《永乐大典目录》六十卷、《永乐大典韵总歌括》一卷、《永乐大典韵总》四卷,可补《...
关键词:《永乐大典目录》 《永乐大典韵总》 《洪武正韵》 韵字 
宋元墓志铭诗韵字缺补及订正举隅
《语言研究》2022年第4期54-62,共9页侯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民国珍稀时音韵书韵图整理集成与研究”(19ZDA308)。
墓志铭诗因其文本载体的特殊性而常常出现韵字漫漶缺损的现象,这对系联韵脚字以考察铭诗的语音特点造成了困难。文章尝试提出音经义纬法、诗文对照法、文献比照法作为补缺韵字的三种方法,并对宋元墓志铭诗中韵字讹误、倒置、破句现象作...
关键词:墓志铭 铭诗 韵字 缺补 订正 
徐大椿《乐府传声》的曲韵字声论被引量:1
《戏曲艺术》2022年第3期1-8,共8页俞为民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研究专项"曲韵研究"(19VJX148)。
徐大椿根据人的发声器官,提出了“五音”“四呼”读字发声之法,其中“五音”是发声母之音,“四呼”是发韵母之音。在曲的十九个韵部中,除开口音外,还有鼻音、闭口音。在曲唱中,收声归韵对于唱准字声尤为重要,分清收声气流通过的部位和...
关键词:《乐府传声》字声论 “五音”“四呼” 鼻音和闭口音 四声阴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