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正韵》

作品数:81被引量:16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丁治民高龙奎童琴童琴金基石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毛先舒的《南曲正韵》和曲韵论
《文化艺术研究》2024年第3期67-82,114,115,共18页俞为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课题“曲韵研究”(项目编号:19VJX148)的阶段性成果。
《南曲正韵》是一部南曲专用韵谱。由于毛先舒认为四声韵系是语音之“正音”,而《洪武正韵》是四声韵系的韵谱,因此,他将《洪武正韵》作为设置韵部和收列韵字的主要依据,《南曲正韵》的二十二个韵部便是据《洪武正韵》设置的。他认为,...
关键词:《中原音韵》 正音 入派三声 《南曲正韵》 《洪武正韵》 
《洪武正韵》在朝鲜朝汉语官话“正音”教学中的地位及影响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2期88-99,238,共13页张辉 郭璇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21VJXT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YY208)。
朝鲜朝(1392—1910)引进和翻译中国韵书,积极推行以《洪武正韵》为汉语官话“正音”标准的中文教育。朝鲜朝从官方层面将《洪武正韵》列入蒙童学习书目及科举考试科目,翻译《洪武正韵》,刊行《洪武正韵译训》,构建汉语官话“正音”韵书...
关键词:《洪武正韵》 《洪武正韵译训》 朝鲜朝 汉语教育 “正音” 
论沈宠绥运用《洪武正韵》辨正水磨腔入声字音
《戏曲研究》2023年第1期30-53,共24页李惠绵 
专题研究计划“沈宠绥《度曲须知》注释”(2006-2008)、“论沈宠绥运用韵书诠释昆腔度曲之多重面向”(2020-2021)阶段性成果。
前言戏曲剧种可从三方面考察,其中以演唱之腔调为基准而命名的剧种,谓之“腔调剧种”或“声腔剧种”。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江苏娄江人魏良辅(约1526—约1586)以昆山腔为基础,广汲博取,融合南北曲唱腔的优点,创发“水磨腔”...
关键词:沈宠绥 戏曲剧种 魏良辅 水磨腔 昆山腔 隆庆年间 南北合套 明代嘉靖 
《永乐大典目录》韵字“空位、涂黑”现象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92-96,共5页王宇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316);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研究专项(19VJX126)。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余卷宏篇,仅八百一十三卷存世,幸有《永乐大典目录》保存其完整韵字体系。该目录出自道光年间刊刻的《连筠簃丛书》,另有清抄本含《永乐大典目录》六十卷、《永乐大典韵总歌括》一卷、《永乐大典韵总》四卷,可补《...
关键词:《永乐大典目录》 《永乐大典韵总》 《洪武正韵》 韵字 
《重编广韵》支齐灰韵“重编”探赜
《励耘语言学刊》2022年第1期79-94,共16页李子君 申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宋代‘广韵-集韵’系统韵书韵字大成、数据库建设及宋代韵书史建构”(19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洪武正韵》两经纂修,亦多未善,支、齐、灰三韵配伍尤甚。《重编广韵》用传统字母及等第标注小韵,使七十六韵本《洪武正韵》焕然有序。兹以《重编广韵》支、灰、齐三韵为例,探赜重编《洪武正韵》《广韵》的语音对应规律,剖判支、灰、...
关键词:《重编广韵》 《洪武正韵》 《广韵》 支齐灰韵 重编 
朝鲜崔淑精汉诗用韵研究被引量:2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74-78,共5页高航 
天津市社科项目“汉语文化影响下的崔淑精汉诗综合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TJYY20-009)。
崔淑精是朝鲜李朝初期一位重要诗人,其汉诗集《逍遥斋集》鲜有学者研究。通过与《东国正韵》和《洪武正韵》韵部比较,发现崔淑精汉诗用韵与两部韵书相合率非常接近。我们认为崔淑精作诗用韵主要依据《洪武正韵》,同时也受到《东国正韵...
关键词:朝鲜汉诗 崔淑精 《逍遥斋集》 《东国正韵》 《洪武正韵》 
《正音捃言》與《洪武正韵》
《汉语史学报》2020年第2期134-141,共8页汪銀峰 
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年希堯《五方元音》與漢語官話音系”(2020B187);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科學研究規劃項目“新發掘韵書與清代北京官話語音史研究”(JJKH20170891SK);長春師範大學校級科研項目“年希堯《五方元音》增補本研究”(長師大社科合字[2019]第016號)的階段性成果
《正音捃言》作爲一部訓練兒童屬對、掌握聲韵格律的童蒙課本,突破了傳統《詩韵》體系,將韵部分爲二十二部。該書表面上沿用《洪武正韵》的韵部體系,實則通過韵部的分合體現了當時的實際語音,同時這部著作以"正音"命名,説明作者王荔是...
关键词:《正音捃言》 《洪武正韵》 官話 正音 
明代官方制作系韵书的生成被引量: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361-366,共6页王静雅 
20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CZW024)。
通过将中晚明时期在《洪武正韵》影响下编撰的九部韵书,分为节选本、笺注本和改编本,考证作者生平、版本信息、存佚情况,订正以往研究中的疏漏,探寻编者的身份和地域文化特征,指出编写韵书的主要原因在于将《洪武正韵》看成是王制的象征...
关键词:明代 官方 韵书 《洪武正韵》 生成 王制象征 
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韵母考察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07-113,共7页王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7ZDA304);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YYA00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17ZDIXM024)。
对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和《洪武正韵》的韵母进行了系统比较,认为两者的韵母系统基本相同。《并音连声字学集要》中有[]的产生、元音高化、咸盐分立、[m]与[n]尾相混、[p]与[t]韵尾相混等现象,应该都是明代吴语的语音特征。
关键词:《并音连声字学集要》 《洪武正韵》 韵母 明代吴语 
宇内孤本《永乐大典韵总歌括》名实关系考论被引量:1
《辞书研究》2019年第5期86-99,共14页丁治民 汪亮娟 
《永乐大典韵总歌括》为宇内孤本,其纽数为2097个,与八十韵本《洪武正韵》同。《永乐大典韵总》纽数为2363个,比《永乐大典韵总歌括》多266个。《永乐大典韵总歌括》不能完全概括《永乐大典韵总》的实情,《永乐大典韵总歌括》为《永乐...
关键词:《永乐大典韵总歌括》 《永乐大典韵总》 《洪武正韵》 纽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