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语

作品数:374被引量:107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秋谷裕幸蔡国妹吴芳王丽袁碧霞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琉球王国闽人三十六姓闽语祖语化过程
《语言战略研究》2025年第2期45-55,共11页李丹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末民国汉语五大方言比较研究及数据库建设”(22&ZD29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类型学视域下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23JNQN41)。
琉球“闽人三十六姓”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正式派遣的官方移民,专掌中琉朝贡与海外贸易。他们在明代移民琉球之后,因为所操闽语内部差异很大而限制了适用范围,与其他母语者通婚制约了闽语在家庭中的自然习得,聚居村人口衰减阻碍了闽语的代...
关键词:琉球 闽人三十六姓 闽语 祖语 语言传承 
海南闽语疑问代词探析
《汉字文化》2025年第5期35-38,共4页徐辉丽 毕燕娟 
2022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话疑问系统的类型学研究”(项目编号:HNSK(ZC)22-227);2022年琼台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古代汉语”项目(项目编号:QTjg2022-41);2024年琼台师范学院校级课题“海南省海口市地名文化研究”(项目编号:qtky202410)成果。
海南闽方言作为闽语的一个次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文章以海南闽语疑问代词(语素)为研究对象,发现海南闽语的疑问代词(语素)表面上纷繁复杂,但实际上都是由“乜[mi^(33)]”“底[ti^(31)]”“□[?diɑ?^(42)]”“夥[ua^(...
关键词:海南 闽语 疑问 代词 
福建莆田(新县)方言言说动词“讲”的功能及其语法化
《方言》2025年第1期42-58,共17页林碧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西中南部方言语法词的语义演变研究”(23CYY023);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闽语莆田话言说动词‘讲’的功能及其语法化”(23YCX116)资助。
福建莆田(新县)方言的言说动词“讲”具有言说动词、引语标记、标句词、目的小句标记、重申标记、话语连接词、示证标记、话题标记、句首话语标记、句末话语标记、比较基准标记等十一种功能。句法位置多样,语义和语用功能丰富。在前人...
关键词:福建莆田(新县)方言 莆仙片闽语 言说动词“讲” 多功能 句法特征 语法化 
上古前元音假说与闽语中“面”和“眠”的读音
《辞书研究》2025年第1期77-84,110,I0002,共10页野原将挥 秋谷裕幸 
文章指出,“面脸”和“眠”的上古音分别是*C.me[n]-s和*m■i[n]。原始闽语形式则为*mhin^(tone3)和*min^(tone1)。原始闽语的主要元音*i可以理解为上古前元音*i或*e之前高或前半高舌位的反映。
关键词:闽语   上古音 前元音假说 
海南闽语的句法类型特点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63-72,共10页沈冰 
广东省哲学社会规划2024年度岭南文化项目“清末民国雷琼方言文献的数据库建设及语言研究”(项目编号:GD24LN14);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6024310015S)。
通过对海南闽语进行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并与其他地区的闽语等汉语方言及周边民族语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海南闽语的句法类型特点。研究发现,海南闽语与福建、台湾地区、广东潮汕、广东雷州等地区的闽语在句法特征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且海南...
关键词:海南闽语 壮侗语 句法类型 句法特征 
试析汉语方言入声韵尾-k化现象
《语言学论丛》2024年第4期132-144,共13页栗华益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徽州方言地图集”(20BYY054)的资助。
韵尾-k化是汉语方言入声韵尾合并演变类型之一,主要分布在闽语及其周边的粤语、客家话和极少数吴语、平话中。本文分析汉语方言韵尾-k化的具体类型,归纳韵尾-k化的规律是:一般从主元音为低元音的一二等入声韵向主元音为高元音的三四等...
关键词:汉语方言 入声韵尾 语音演变 闽语与粤语 
《粤东闽语揭阳方言语音层次研究》
《方言》2024年第4期416-416,共1页
黄瑞玲《粤东闽语揭阳方言语音层次研究》2024年6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揭阳方言属于闽语闽南片潮汕小片。该书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详细分析了揭阳方言的语音层次及其演变模式。声母方面...
关键词:揭阳方言 粤东闽语 古全浊声母 上海辞书出版社 韵摄 语音层次 演变模式 韵母 
广东闽语多功能词“放”——内部演变与外部接触共现的个案
《中国语文》2024年第6期690-700,767,共12页徐宇航 
澳门大学研究委员会立项项目“汉语方言多功能词研究”(MYRG-GRG2023-00021-FAH)支持。
据现有研究,福建闽语并无多功能词“放”,广东闽语“放”的多功能特征表现则非常突出。本文自东向西,以广东东部潮州、中部中山、西部茂名三地闽语为考察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全面描写三地闽语“放”的多功能特征,并对这种多功能特征的形...
关键词:广东闽语 多功能词“放” 语法化 语言接触 
中古汉语“过”的三种新兴用法及其历史演变——兼论闽语中的存留现象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0期62-69,共8页洪晓婷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古词汇在闽语中的存留与变异研究”(FJ2021B101);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23年学术研究类重点课题“明清时期琉球汉语教育史研究”(HW202302)。
动词“过”在中古汉语时期发生了不同程度虚化,发展出了三种新用法:动量词用法,表示“遍、次”;程度副词用法,表示“极、非常”;比较词用法,相当于“比”。其中,动量词用法使用最广,生命力最强,后两者次之。比较词用法在通语中不占优势...
关键词:“过” 中古汉语 闽语 
闽北方言“弱化声母”及“第九调”的来源新探
《方言》2024年第3期257-275,共19页庄初升 刘泽鑫 杜芊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专项课题“吴、闽、徽语音像资源语料库建设与综合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早期调查也曾得到张双庆教授主持的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研究计划“闽北地区方言(建瓯、建阳、邵武)历史演变与语言接触的研究”(CUHK4694/05H)的资助。
学界对闽北方言“弱化声母”和“第九调”的性质、成因等主要有两派观点:以罗杰瑞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主张“弱化声母”源自“原始闽语”或“原始闽北语”,而“第九调”则是“弱化声母”影响声调分化的产物;另一派学者则反对“原始闽语”说...
关键词:闽语 闽北方言 原始闽语 弱化声母 第九调 清音浊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