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致

作品数:321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玲夏旭光王海华郭雅玲勾爱玲更多>>
相关机构: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学生(读写)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第二十七讲】 正反互写 韵致高远
《当代学生(读写)》2012年第11期32-33,共2页乐燎原 
诗法指津 “以正写反”和“以反求正”,是古典诗词写作中常见的表现技巧。此处的“正”,指的是人们认可的事物或事理;“反”,指的是人们否定的事物或事理。所谓“以正写反”,就是从被否定的事物或事理中,看到其中所包含的值得肯...
关键词:表现技巧 诗词写作 事理 事物  “正” 否定 诗法 
【第十九讲】 对面着笔 别有韵致
《当代学生(读写)》2012年第1期34-35,共2页乐燎原 
诗法指津 在古典诗词创作中,诗人或抒情主人公(“主”)在抒发对远方亲友(“客”)深挚的思念之情时,别出心裁地变换了描写的角度,即不是从正面去抒写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的视角落笔。
关键词:思念之情 抒情主人公 诗词创作  “客” “主” 描写 
【第十讲】 寓理于景 韵致深厚
《当代学生(读写)》2011年第3期36-37,共2页乐燎原 
诗法指津 如果一首诗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表达了某种观点或态度,我们就称这首诗蕴涵“哲理”。寓理于景,理随景现。这是哲理诗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哲理诗的一个显著特征。
关键词:寓理 哲理诗 形象表达  诗法 诗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