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养成

作品数:103被引量:18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清雁寇东亮赵继伦刘芳李军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伦理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论家庭对个体德性养成具有原初功能的伦理学依据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4期9-17,共9页晏辉 海日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转型期中国伦理基础变迁及其重建研究”(16AZX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中国道德观念史与道德实践史研究”(20&ZD038)的阶段性成果。
家庭是任何一个生命个体获得生活资料、生活环境和本体性安全的原初性的伦理共同体,也是将以潜能形式存在的对德性的接受性和后天养成的道德感觉、情感、意志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基地。在这个基地上,个体生命以一种感性直观的形式获得了来...
关键词:生命个体 呵护 道德感觉 做事之理 为人之道 道德人格 
“政”、“刑”在德性养成中的作用——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养成论之比较被引量:4
《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1期53-57,共5页周恩荣 
孔子认为政与刑不能在德性养成中起积极作用。他认为,政制禁令和刑罚惩治的威慑,虽可令人不违反法律,行为合乎规范,却正好成为德性内化的障碍。亚里士多德对于德性养成的见解与之恰成对照,他认为德性的养成要依赖习惯和训练,同时也离不...
关键词:德性 孔子 亚里士多德 道德修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