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养成

作品数:103被引量:18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清雁寇东亮赵继伦刘芳李军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图像时代中小学电影教育中的儿童德性养成思考
《师道(人文)》2024年第11期8-9,共2页程志 曾艳 
一、现实问题:视觉图像时代的德性建构及其影响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视觉图像占据主体感知地位的时代,大多数人都以视觉作为主要的感性经验渠道来体察彼此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仰赖于视觉所确立的“真实性”原则。不同于语言...
关键词:视觉图像 感性经验 图像时代 德性养成 中小学 视觉中心主义 德性建构 人际关系 
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痛点及其破解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00-104,共5页路润雨 
全国高校思政课建设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安徽师范大学)”(21SZJS34010370)。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根本、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家庭教育的意义在于,它是人德性养成的前提、德性教育的基石和德性修养的关键。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却面临着诸多“痛点”,如家庭成员之间爱的着力点、表现力、给予度的分寸难以把握,导致对...
关键词:家庭教育 德性养成 “痛点” 体系建设 
儒家美德伦理融入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多维价值分析被引量:1
《西部素质教育》2023年第3期80-83,共4页杨威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策略和实践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NJSZZX2108)。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相关背景,然后论述了儒家美德伦理的精髓,最后从社会精神动力、高校德育工作理论、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三个层面分析了儒家美德伦理融入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多维价值。
关键词:儒家美德伦理 德性养成 大学生 
初中德性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探究
《求知导刊》2022年第23期107-109,共3页李强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家校协同视域下提高初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1300)的成果。
德性养成教育离不开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初中学校应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初中生的道德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德性养成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础,且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以及世界观、人...
关键词:初中生 德性养成 道德与法治教学 
论家庭对个体德性养成具有原初功能的伦理学依据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4期9-17,共9页晏辉 海日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转型期中国伦理基础变迁及其重建研究”(16AZX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中国道德观念史与道德实践史研究”(20&ZD038)的阶段性成果。
家庭是任何一个生命个体获得生活资料、生活环境和本体性安全的原初性的伦理共同体,也是将以潜能形式存在的对德性的接受性和后天养成的道德感觉、情感、意志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基地。在这个基地上,个体生命以一种感性直观的形式获得了来...
关键词:生命个体 呵护 道德感觉 做事之理 为人之道 道德人格 
新时代高校教师德性养成再思考
《教育伦理研究》2021年第1期171-180,共10页张彩云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大数据视域下的政治认同研究”(FJJKXB19-713)研究成果;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内涵研究”(SZZX201908)阶段成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高校教师 德性养成 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深化 推进实施 首要位置 
传统孝道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德性养成被引量:1
《南方论刊》2021年第7期101-102,共2页陈坤林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潮汕文化下孝道心理及其现代价值”(项目编号:2018GWTSCX068)研究成果之一。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育大学生德性和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文明精华,弘扬孝道文化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深化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强化大学生...
关键词:孝道文化 大学生 德性养成 
劳动教育的道德意义及其实现被引量:3
《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6期12-17,31,共7页袁利平 陈川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西部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水平研究”(18JZD053)的阶段性成果。
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一切教育都必须以道德为前提。道德乃是劳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归宿。劳动教育的道德蕴涵、道德立场和道德力量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道德图景。构建有德性的劳动教育必须紧扣立德树人的时代主旋律,...
关键词:劳动教育 立德树人 德性养成 
价值导德: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班级育德被引量:2
《中小学班主任》2021年第7期8-11,共4页陈卉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精神关怀者,也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在实施班级育德的过程中,应当践行"立体弘德"育人,实现价值导德,培养学生向善、向真、向美。深刻领悟"价值导德"的内涵,建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的班级主流...
关键词:班主任 价值观 德性养成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德性养成路径被引量:1
《山海经》2020年第35期0016-0017,共2页张磊 胡建华 
本文系 2018 年青海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项目(编号 :QHJGWPYJH-201801)、青海大学名师培育计划(2019)教育教学 重点改革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编号 :JY201901)的研究成果和青海大学 2019 年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大学生德性养成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其德性养成关乎大学生“德性成人”,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真正的德性养成的理 论起点和最终归宿。促进大学生德性养成,需要理清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关系,也...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大学生 德性养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