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诗歌

作品数:366被引量:25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靳明全吴泽庆马卫中赖先刚刘立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文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布莱希特早期诗歌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以诗集《家庭祈祷书》为例
《德国研究》2024年第3期129-147,152,共20页薛松 孙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布莱希特的文学创作与中国文化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2BZW033)的学术成果。
布莱希特一生都与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虽然在其流亡时期与后期文学作品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备受关注,但在他全面深入接受中国文学哲学典籍前,其早期诗作就已与中国文化暗藏着亲缘性,而学界却未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在1920年的日记...
关键词:布莱希特 早期诗歌 中国哲学 亲缘性 
钱仲联先生早期诗歌创作论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1期216-216,共1页马卫中 
因新文学成为主流以后所造成的文化阻隔,以致过去我们研究民国文学的视野受限,对当时旧体诗歌之创作,多有缺失。其实,在当时的知识界和文化圈,写作旧体诗歌还是很有市场且很有影响的。就作家论,钱仲联先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诗人。
关键词:诗歌创作论 钱仲联 早期 旧体诗歌 文化阻隔 民国文学 新文学 文化圈 
郭沫若早期诗歌的时空形式探析被引量:1
《艺术时尚》2014年第7期75-76,共2页汤巧巧 
本文系下列项目研究成果:“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现当代诗人笔下的成都,项目编号XBYJC201108;中央高校基金课题:诗歌与成都文化软实力研究
以《女神》《星空》里的诗歌为代表的郭沫若早期作品,在诗歌的时空结构形式方面显示出独特的时代精神,使得郭沫若早期诗歌的美学特征呈现出新鲜、光明、偏执、高远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时空意识 时空形式 郭沫若 诗歌 《女神》 《星空》 
论朱自清早期诗歌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29-133,共5页梁振桂 
朱自清散文,语言自然清新,音韵优美,给人以夏日沐春风、心旷神怡的清爽感觉。这除了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外,其散文有取自其诗歌的类似的语言风格:朴实自然、善用修辞、讲究音韵等。不难看出,其散文语言及其风格...
关键词:朱自清 诗歌 散文 语言 影响 
杨炼早期诗歌和江河诗歌的重新比较被引量:1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66-70,79,共6页牛殿庆 
杨炼和江河被视为有同一审美创作倾向——即"史诗诗人",经常被评家同时提起同时概括,称他们为"寻根文学"的最初范式。他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诗歌风格,如果把两个人的诗风做个比喻,杨炼的诗就好像海浪激荡的大海,而江河就是宁静的海滩。...
关键词:误读 杨炼 江河 朦胧诗 《纪念碑》 《大雁塔》 
中国早期诗歌的诗性本质
《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10期126-127,共2页杨树帆 
在诗歌研究中,中国早期诗歌是在汉魏人著述中记载的原始二拍子咒语。通过对《周易》的研究表明,周易是一部诗歌文献。由于《周易》在成书过程中,文学诗歌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文体形式,中华文化将民族诗性情感表现在卜筮活动的卦爻辞中,...
关键词:早期诗歌 周易 诗性本质 
论冯乃超早期诗歌对魏尔伦诗歌音乐性的接受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67-70,共4页张智韵 
中国现代诗人冯乃超的早期诗歌创作深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尤其是接受了魏尔伦提倡诗歌音乐性的主张。他的诗从诗歌的流动美,抛弃词语意义的朦胧美,主旋律与回旋韵的使用及诗歌中音与色的和谐交契四个方面与魏尔伦诗歌的音乐性有相似...
关键词:象征主义 冯乃超 魏尔伦 诗歌 音乐性 
探寻马雅可夫斯基早期诗歌研究的新视角
《职业时空》2008年第9期136-136,共1页徐琰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俄罗斯20世纪诗歌史上最优秀的一位诗人。1912年,马雅可夫斯基以其独立特行的风格登上历史舞台,在他短暂的18年创作生涯中,留下了长诗十四首,诗一千三百余首,此外还有许多诗剧、电影剧本、论文、演讲...
关键词:马雅可夫斯基 诗歌研究 早期诗歌 创作生涯 评论文章 电影剧本 审美感受 形式创新 
梦魇里的呻吟——浅谈劳伦斯早期诗歌中的死亡意识被引量:1
《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71-74,共4页李昌其 温珏 
D.H.劳伦斯的早期诗歌以自传体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少年时代的劳伦斯扭曲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情形。他的早期诗歌充满了浓郁的死亡意识。分析了劳伦斯死亡意识产生的原因和实质,并指出,劳伦斯早期诗歌中的死亡意识正是他骚动不安的悲世厌...
关键词:D.H.劳伦斯 早期诗歌 死亡意识 
论冯至早期诗歌创作中的人文倾向——纪念冯至诞辰100周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115-119,共5页李万青 宿好军 
冯至的早期诗歌,是对“五四”新文学“人的文学”这一主题的深入和发展。但是,在冯至的视角里,生命的存在就是一种永恒的和谐,诗人始终把一种“人”的精神上的再生放在首位,因此“人的文学”这一主题在他这里呈现出的是另外一种意义,即...
关键词:新人 和谐 理想之境 追寻者 无上之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