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学

作品数:157被引量:11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瑞侠杨振喜蒲向明赵稀方王新新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泰东图书局与郭沫若早期文学翻译活动论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张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郭沫若手稿、手迹收集、整理、研究与数字化建设”(23BZW124)的阶段性成果。
郭沫若与泰东图书局是一个被学界关注许久,但又没有得到充分研究的学术领域。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阐释多被纳入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中,或作为五四文学发展史的主要参与者被阐释。在过往历史叙事的背后,其实泰东图书局在出版郭沫若白话新...
关键词:郭沫若 泰东图书局 翻译 五四文学 
滕固早期文学中的“疾病”隐喻及其现代性审美建构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78-85,共8页刘宸彤 田源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读者批评与‘颓废’诗学建构研究(1920—1940年代)”(19CZW037);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2年巴渝学者计划青年学者(YS2022063)。
20世纪初期,中国文坛引入西方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滕固在这股崭新势力中扮演了接受和传播的重要角色,他将现代性文学审美风格同本土化实验相结合,呈现出早期文学创作高频率的疾病书写风景。在滕固的作品中,疾病叙事与恋爱脉络关联,...
关键词:滕固 早期文学作品 疾病隐喻 现代性 唯美-颓废 审美 
《冲出云围的月亮》表达方式之外的抒情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4期12-14,共3页陈青蓝 
回溯中国文学的流变,从《诗经》《楚辞》以来,抒情一直是中国文学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旅美的陈世骧先生提出“中国的抒情传统”的观点,指出“中国文学的菁华无他,就是抒情传统”。陈世骧先生认为中国早期文学...
关键词:抒情传统 诗意创造 作品体裁 散文化 早期文学 中国近现代文学 理论与实践 《楚辞》 
爱的挽歌 真的独语 美的梦境--论何其芳早期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因、意象营构与美学取向
《临沂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36-66,143,共32页张根柱 
何其芳早期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因、创作实践与美学倾向大体可概括为爱的挽歌、真的独语、美的梦境。夭折的初恋以及对痛苦失恋情感的释放是何其芳早期文学创作的主要心理动因;描写个人内心世界“片面的深刻”的感觉是何其芳早期文学创作...
关键词:何其芳 早期创作 心理动因 意象营构 美学取向 
南开社团刊物与孙毓棠笔名、集外诗文被引量:2
《新文学史料》2022年第3期166-174,共9页张颖 
西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孙毓棠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新诗”(21sx7114)阶段性成果。
在孙毓棠给刘福春先生的信中,他提道:“我一生只一次用了个笔名发表过八首‘商籁'(十四行诗),笔名是唐鱼”①,其实在这个笔名之外,孙毓棠还使用过一个笔名“尚呆”。这个笔名的发现来自于对其早期文学经历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笔者共发...
关键词:孙毓棠 早期文学 十四行诗 集外诗文 佚诗 笔名 刘福春 《宝马》 
潘汉年佚文《送金牛二次北上后》
《新文学史料》2022年第2期153-158,共6页张红娟 
《送金牛二次北上后》;(下文简称《送》)发表于《幻洲》半月刊的“十字街头”,署名铁马,经考证,铁马便是潘汉年。《潘汉年杂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牺牲者》(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潘汉年诗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百花文艺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陈子善 早期文学 潘汉年 编写组 
“买卖”背后的故事——老舍早期佚作《一号儿买卖》的文学史意义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1期262-271,共10页马晗敏 
《一号儿买卖》是老舍早期散佚的一篇短篇小说,在老舍的佚文阐释中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重要的文学史意义①。自从《老舍全集》于200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学术界对老舍佚文的钩沉辑录、考证辨析就主要集中在老舍抗战及战后十余年...
关键词:文学史意义 文献史料 文学实践 齐鲁大学 早期文学创作 材料来源 老舍 考证辨析 
王蒙早期文学思想及其认知变迁探微——以《尹薇薇》改写事件为切入点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22年第1期214-223,共10页沈杏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介入性与公共性研究”(批准号17BZW1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尹薇薇》是王蒙20世纪50年代写作并遭遇发表受挫的“未刊稿”,80年代后期经过改写后得以发表并获奖。新版《尹薇薇》使得王蒙早期写作中的一块文学拼图“失而复得”,是理解王蒙早期文艺心理颇为宝贵的文本,它的一波三折的发表史复原...
关键词:王蒙 《尹薇薇》 未刊稿 早期文学 认知变迁 
以鲁迅早期文论为视角:探究鲁迅早期文学观念体系
《汉字文化》2021年第S02期137-139,共3页王晗 
鲁迅1907-1908年间在《河南》刊物上连发了五篇文论,在这几篇文论中,鲁迅对文学起源、文学本质、文学功用等都有讨论,这些观念足以构成一个独特的文学观念体系。此篇论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分析鲁迅早期文学观的具体内涵,揭示鲁迅早期所...
关键词:鲁迅早期文论 摩罗诗力说 鲁迅早期文学观念体系 
扇上“云”“烟”难“入梦”——再读何其芳早期文学创作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年第3期245-257,共9页林淑玉 
一、引言何其芳创作于1936年2月的《扇上的烟云(<画梦录>代序)》(以下称《扇上的烟云》)在"看不懂的新文艺"论争中被梁实秋评价为"晦涩"。胡适在《独立评论》的编辑后记中,也配合梁实秋的意见,认为那种做晦涩诗文的人"都只是因为表现的...
关键词:何其芳 梁实秋 画梦录 《独立评论》 新文艺 晦涩 早期文学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