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作品数:143被引量:14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白应华张世飞俞祖华曾庆桃陈桂香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苏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从“物心两面改造”到“社会因果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统合心物矛盾的独特理路
《苏区研究》2024年第5期104-117,共14页董树婷 
心物矛盾是唯物史观中国化过程中呈现的重要理论张力,最初在中国思想界对唯物史观“公式化”阐释进行批评与辩护时涌现,主要体现为阶级斗争与经济决定论的对立。李大钊提出的“物心两面改造”成为破解心物矛盾的初步探索。科玄论战之际...
关键词:唯物史观 物心两面改造 社会因果律 李大钊 瞿秋白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半殖民地”“半封建”话语的接受与使用——兼论其对中共实行“党内合作”的影响
《苏区研究》2023年第6期86-97,共12页徐子杰 
列宁最早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话语来定义中国国情。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势力与旧有封建制度的影响下,民国初期的中国国情既是“半殖民地半独立”和“半殖民地半自决”的,也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和“半封建半民主共和”的。...
关键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半殖民地” “半封建” 列宁 “党内合作” 
循名责实: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民国”的认知被引量:1
《苏区研究》2023年第3期50-60,共11页段仁波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921年,正值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在此期间,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民国尚未建成,直指所谓的“民国”徒有民主国之名,实则成为军阀势力的招牌。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民国的约法、国会和内阁已偏离制度设...
关键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民国 认知 
“未来”从何而来: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转向新论
《苏区研究》2022年第6期14-23,共10页王朝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高校思想课培育大学生大历史观和增强历史自信研究”(22VSZ062)。
随着“史学革命”的兴起,历史不再被史家视为纯粹的史料记录和整理,而是成为一种探求历史规律的科学。对历史规律探求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发现“未来”的过程。由于不同历史观所揭示的历史规律往往存在一定的殊异,这也就意味着“未来”...
关键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历史观 转向 “未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