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记

作品数:295被引量:25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邵正坤张鹏侯旭东张勋燎胡彬彬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朝造像记所见阿育王文化的传播及其中国化
《宗教学研究》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郭储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汉传佛教阿育王文献整理与研究”(20VJXG028);湖南省社科基金基地项目“中国古代阿育王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为印度佛教史上最著名的护法圣王,阿育王也随着佛教东传而成为中国古代名声最显的外国统治者,并以其特有的文化标识和信仰内涵对中国佛教产生深远影响。学界在阿育王文化中国化研究方面一直忽视造像题记所提供的历史信息,事实上仅从...
关键词:阿育王 北朝 造像记 佛教中国化 
《嵩云拓境——齐鲁嵩山摩崖展》序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1期17-17,共1页陈振濂 
书法石刻四大系列中,“碑版”“墓志”“造像记”皆有日趋发达之研究态势。唯“摩崖”一项,遗存既散,亦且多味史序,稍嫌弱势。盖因遍地随时可为,而又边界模糊、难成单一系列也。众所熟知之《石门颂》《西狭颂》《石门铭》《痿鹤铭》及...
关键词:《西狭颂》 四山摩崖 郑道昭 泰山经石峪 金刚经 造像记 乏善可陈 研究态势 
何事向人将岁晚 不来重醉老枫根——莫友芝书法临解析(三)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4年第12期28-33,共6页薛元明 
四、楷书和行书临莫友芝平生留下来的作品,基本上见不到楷、行书的对临之作,只能选取不同时期的作品为依据来进行判断,凡有风格呈现,必定有其本源。《金石笔识》有记,秦汉碑刻之外,莫友芝对《痿鹤铭》《吊比干碑》《始平公造像记》《杨...
关键词:莫友芝 行书 心得体会 杨大眼造像记 题跋 楷书 书法 
隋 开皇八年袁子才造像记原石
《中国书法》2024年第9期105-105,共1页
唐 神龙元年卢从造像记原石
《中国书法》2024年第9期110-111,共2页
东晋至南北朝早期南北书法的美学差异——从《始平公造像记》《都下帖》谈起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4年第8期52-55,共4页谷敏 
本文通过对比《始平公造像记》和《都下帖》的书写对象、用笔、结体和章法,探讨北方魏碑与南方帖系书法的异同,提出东晋至南北朝早期南北书风的差异源于书写载体、书体演变、哲学宗教及人文地域的影响这一结论。这种古质与今妍的审美差...
关键词:东晋 南北朝早期 书法美学 碑学 帖学 
《始平公造像记》的表现与文化意义
《书画世界》2024年第8期79-82,共4页贺思谦 
本文以《始平公造像记》为例,通过对碑诔、碑铭、题记的详细解读来研究北魏造像记的民族地域文化与造像记“玄佛合流”的文艺思辨,主要包括:从造像的铭、诔分析造像题刻的意义,从题刻的文艺思想再探《始平公造像记》书法艺术之审美,从...
关键词:“玄佛合流” 佛教中国化 题刻 铭诔 
《始平公造像记》的艺术特征与创作感悟
《收藏》2024年第6期107-109,共3页苏重元 
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和书写魏碑书法,此篇论文对《始平公造像记》背景、内容、艺术特点进行了浅析,而后加入了笔者自己的创作感悟。一、《始平公造像记》概述(一)魏碑与《始平公造像记》的关系与背景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大体...
关键词:造像题记 魏碑 骨法 造像记 隶楷 书写风格 刻石 始平 
《龙门四品》临习指要
《书法教育》2024年第5期32-37,共6页张军 陈芬 
闻名世界的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约12公里处,这里香山与龙门山东西对峙,伊水在山间奔腾向北,远远看上去宛若一座天然门阙,史称“伊阙”“龙门”。石窟造像就密布于龙门山长达1000余米的崖壁上,故名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现存包括卢舍那大...
关键词:龙门石窟 石窟造像 门阙 伊阙 卢舍那大佛 造像记 洛阳城 龙门山 
隋唐造像记图版著录源流述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第2期1-8,I0002,共9页黄志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石刻文献著录总目》(19ZDA288)阶段性研究成果。
隋唐造像记的图版著录与印刷、摄影等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早在唐代,隋唐造像记已经具备图版著录的条件,但今人对隋唐造像记图录的关注,多集中于清人杨守敬《寰宇贞石图》刊行以后的资料。故本文从技术革新的角度梳理隋唐造像记历代图...
关键词:隋唐 造像记 图录 拓本 印刷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