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裂

作品数:96被引量:40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孙珍许鹤华赵明辉张佳政姚伯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海北缘IODP U1502B钻孔蚀变洋壳的热液作用特征及对海盆初始张裂过程的启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5年第1期194-205,共12页郑长声 黄小龙 杨帆 于洋 丁兴 朱圣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90812、42002048);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队伍经费(GML2022006)联合资助。
本文对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在南海北缘洋陆过渡带的U1502B钻孔下部的蚀变玄武岩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研究。按蚀变矿物的类型及含量样品可分为轻度(蚀变矿物含量<50%)、中度(蚀变矿物含量为50%~80%)和重度(蚀变矿物含量>80%)蚀变玄武岩...
关键词:洋中脊 初始张裂 热液系统 蚀变洋壳 蚀变矿物组合 南海 
南海北部被动陆缘洋陆转换带张裂–破裂研究新进展
《热带海洋学报》2024年第2期173-183,共11页赵明辉 袁野 张佳政 张翠梅 高金尉 王强 孙珍 程锦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8212、41730532、U20A20100);广东省基金团队项目(2017A030312002)。
文章基于深地震探测数据与大洋钻探资料,研究了南海北部被动陆缘洋陆转换带张裂–破裂机制科学问题。2018-2023年在国家基金委共享航次的协助下,实施了三维深地震探测实验,共投放海底地震仪52台次,海底电磁仪2台次,放炮数量达8750炮,累...
关键词:洋陆转换带 二维/三维深部结构 海底地震仪 张裂–破裂机制 南海北部陆缘 
中国西部深埋隧洞地应力研究与实践
《西部探矿工程》2024年第3期183-186,共4页李辉 王云飞 
深埋隧洞高地应力岩爆、大变形灾害已经成为制约地下工程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地应力的研究了解深部岩体破坏机理及相应的防治对深埋隧洞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实际意义。依托西安市引蓝济李引水工程高地应力测试成果结合施工期深部岩体的...
关键词:隧洞 高地应力 破坏型式 岩爆 张裂、劈裂剥落 构造松弛破坏 塑性变形 防治措施 
液压张裂掘进法在半煤岩巷掘进中的应用
《山东煤炭科技》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高德继 
针对辛置煤矿东区地质条件复杂,已施工的轨道大巷和皮带大巷之间层位差别大,在设计时常需要在两条大巷之间施工断面较小、长度较短的联络巷作为回风、行人或运料通道,传统的炮掘法受政策影响和安全性较难控制等原因不宜使用,综掘法受巷...
关键词:半煤岩巷 液压张裂 岩石张裂机 自由面 凌空面 
东特提斯构造域变质演化及其构造启示被引量:5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12期2723-2749,共27页张强强 高晓英 陈仁旭 郑永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155306)资助。
横亘中国中部的东西向中央造山系,包括西部的早古生代阿尔金-北祁连-柴北缘-东昆仑-北秦岭-北桐柏造山带和东部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南桐柏-红安-大别-苏鲁造山带,分别是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闭合过程中大洋板块俯冲作用和大陆板块俯冲...
关键词:特提斯构造 大洋关闭 大陆汇聚 地壳变质 地温梯度 陆内张裂 
喜马拉雅造山带始新世和中新世的地壳深熔条件:来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4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3年第5期998-1016,I0004,共20页高彭 王艳 尹常青 张健 钱加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3025,92155306,42025204)。
与花岗岩岩浆作用相关的地壳深熔条件与汇聚板块边缘的构造体制和热结构密切相关。对喜马拉雅新生代花岗岩来说,不同时代的地壳源区深熔条件被两组花岗岩记录下来。第一组形成于43~44 Ma的始新世;第二组形成于17~18 Ma的中新世,具有典...
关键词:花岗岩 喜马拉雅 碰撞造山带 张裂造山 相平衡 构造体制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西区始新世张裂-拆离作用下沉积转换及源-汇响应被引量:6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3年第3期600-612,共13页刘军 彭光荣 郑金云 蔡嵩 朱定伟 王梓颐 
珠江口盆地始新世裂陷期盆地呈隆-坳相间格局,陆缘深水区脆性张裂作用向韧性拆离作用的转变多表现为洼陷由深变浅和沉积中心的迁移。目前针对张裂-拆离裂陷转换过程中洼陷内沉积响应的研究还比较少,制约了沉积体分布的预测。基于珠江口...
关键词:张裂-拆离转换 沉积地貌恢复 源-汇系统 始新世 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 
南海主要控凹断层活动特征与新生代地壳初始张裂被引量:4
《海洋地质前沿》2022年第9期59-70,共12页鞠东 邱燕 黄文凯 杜文波 
国家联合基金项目(U20A2010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21712)。
基于贯穿南海南、北陆缘2条长地震剖面的资料解释,分析了南海海域主要控凹断层的活动特征及其新生代地壳初始张裂特征。南海陆缘大部分断层于新生代张裂期开始发育并强烈活动,控凹断层基本上都发育在凹陷的边界,又称之为控凹边界断层。...
关键词:控凹断层 断层活动特征 陆缘区 新生代地壳初始张裂 南海 
南海北部陆缘结构及构造-岩浆演化被引量:8
《地球科学》2022年第7期2337-2353,共17页张翠梅 孙珍 赵明辉 庞雄 Manatschal Gianreto 
卢嘉锡国际团队项目(No.GJTD-2018-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73053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No.GML2019ZD0205)。
南海北部陆缘发育独特的远端带结构,以“裂谷宽、基底厚和地貌起伏”为主要特点,显著有别于经典贫岩浆型和富岩浆型张裂陆缘.为了解释陆缘结构的成因,综合已有研究进展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的钻探成果,对南海北部陆缘基底性质进行...
关键词:地壳结构 拆离断层 岩浆演化 核杂岩构造 张裂陆缘 南海 海洋地质学 
OBS2018-H2测线反射与折射数据联合揭示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的深部地震结构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6期2210-2225,共16页赵明辉 袁野 张翠梅 高金尉 苏晓康 王星月 程锦辉 张佳政 
广东省基金团队项目(2017A03031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730532);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195821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4)联合资助.
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是减薄陆壳和正常洋壳之间的过渡区域,蕴藏着南海从张裂、破裂至初始海底扩张的重要信息.OBS2018-H2测线穿过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的钻探站位U1499和U1502,是一条平行于南海北部陆缘构造走向的深地震测线.我...
关键词:洋陆转换带(COT) 高速层(HVL) 同张裂火山作用 反射/折射数据联合 南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