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标志物

作品数:576被引量:155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胡艳辉陈敏健刘明郝清智王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实验诊断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瘢痕疙瘩诊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5年第2期240-244,共5页盛泓锦 张连波 
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核心在于细胞外基质的异常积累和纤维组织的过度增殖。其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描述及临床表现,如疼痛、瘙痒、皮肤硬结及病变向周围正常皮肤侵犯等典型症状。此外,组织活检也是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
关键词:瘢痕疙瘩 发病机制 诊断标志物 新型治疗 
SIRT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被引量:1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3年第12期1452-1457,共6页安敏 王雪冬 裴爱月 王淑娴 梁晨阳 付少杰 马福哲 
2022年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20219);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0101259JC)
目的鉴定糖尿病肾病(DKD)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方法基于数据库进行挖掘以及机器学习策略鉴定出新的DKD诊断标志物。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调控该靶点的上游微小RNA(miRNA),利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其与靶点的结合。以BTBR ob/ob...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诊断标志物 机器学习策略 SIRT1 miR-138-5p 
基于WGCNA分析鉴定糖尿病肾病新的诊断标志物被引量:1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3年第11期1281-1287,共7页安敏 杨晓玲 马亮 付少杰 马福哲 
2022年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20219);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0101259JC)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糖尿病肾病(DKD)新的诊断标志物。方法在基因综合表达数据库(GEO)中筛选DKD与正常肾小球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筛选关键基因模块,获得关键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GO...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诊断标志物 DUSP1 FOSB WGCNA分析 
microRNA-16-5p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疗价值被引量:2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年第5期814-817,共4页邹文婧 周玉爽 李杰 高盼盼 李金泽 
超急性期脑梗死是脑缺血导致的一种急性并发症,是目前中国所有疾病中第二位致死性疾病[1],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溶栓治疗和血栓切除治疗,但是上述治疗只限于发病6h之内,否则会出现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2]。因此快速的诊断此类疾病将决定患...
关键词:超急性期脑梗死 血清标志物 诊断标志物 致死性疾病 诊疗价值 疾病初期 溶栓治疗 微小RNA 
AI化的肿瘤液体活检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年第11期2031-2034,共4页马舒婷 金玲 谢风 
人工智能(AI)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科学的类别,旨在模拟人类思维的过程、学习的能力以及知识的存储[1]。因其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不断加深,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辟如在药物的开发、医学影像的识别、智能健康管理和辅助诊断等方面。当...
关键词:液体活检 长期存活率 诊断标志物 计算机科学 连续取样 医学影像 辅助诊断 医疗领域 
肝癌患者血清GP73变化及对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年第10期1740-1742,共3页逵艳 
近年临床研究发现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与原发性肝细胞癌(PHC)关系密切,作为肝癌的诊断标志物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5]。本文主要对肝癌患者血清GP73变化及对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癌细胞增殖 肝癌患者 侵袭能力 血清 原发性肝细胞癌 诊断标志物 高尔基体 临床研究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新型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被引量:6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年第3期516-518,共3页高艺航 印璞 于庭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属于脂质运载蛋白家族(lipocalin)的一员,作为新型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与临床常用的肌酐、尿量等传统检测指标相比,更能迅速、灵敏地反...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急性肾损伤 诊断标志物 早期 lipocalin 检测指标 恢复过程 
可溶性Fas(sFas)对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年第7期779-782,共4页陈云波 王心明 姜瑛 徐立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编号:20040401-5);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编号:20040707-2);2004年长春市科技局计划项目(编号:2004218);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编号:20040411-1)
目的探讨sFas的产生机制及其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sFas在不同乳腺疾病和正常乳腺组织中以及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中的浓度水平进行比较分析;采用ELISA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对乳腺癌中血清sFas的浓度水平...
关键词:SFAS 乳腺疾病 诊断标志物 细胞程序性死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