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思路

作品数:416被引量:2912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乾构王福高庆和梁晓平陈学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药类法象”探讨妇科疾病诊治思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768-773,共6页郑玮琳 刘浩 曹立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30529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3A151501110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粤穗联合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22A1515110697);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编号:2023101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
“药类法象”为中药传统理论之一。“药类法象”发端于《黄帝内经》,元代的张元素将药物的四气五味与运气相结合,提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的“药物顺应天地四时”的理论,创立了“药类法象”之说;李东垣发展了“...
关键词:药类法象 四气五味 四时 气机 升降浮沉 中医妇科疾病 诊治思路 
基于“热浮长”理论探析难治性哮喘的诊治思路
《中国中医急症》2025年第3期451-454,共4页秦欣欣 贾萌 余冬丽 王玉婷 赵亚林 吴华阳 
“热浮长”理论源于易水张元素先生取法自然之象,结合药物的气味厚薄等特性提炼而出的用药体系,是“天人相应”思想的体现。基于前期实践经验,笔者提出“肾阳亏虚、寒热胶结于肺络”是难治性哮喘的核心病机,运用“热浮长”理论,巧借夏...
关键词:难治性哮喘 热浮长 天人相应 辛甘温热 
《金匮要略》辨治痈脓思路探析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2期819-822,共4页阮天音 陈含璐 诸青苗 曹灵勇 赵婷 
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No.教高厅函[2022]2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中华医藏经典医籍影校对照整理丛书》专项计划(No.GZY-KJS-2021-060);浙江省本科高校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No.浙教办高教[2021]43号)。
《金匮要略》对于痈脓的病机及发展规律灼有定见,临证上有其独到之处。张仲景四诊合参、谨守病机,结合肺痈、肠痈、狐惑等疾病不同阶段的特征性表现,从未成脓期、已成脓期两个不同期分别论治,创制了多首行之有效的经方。张仲景用药精当...
关键词:《金匮要略》 痈脓 诊治思路 四诊合参 用药规律 
枕部异物一例并头颈部异物诊治思路分析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5年第1期173-174,172,F0003,共4页汪德辉 王中亮 
头颈部异物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大多具有明确的外伤史,可根据患者病史明确异物来源、性质,借助辅助检查(如X线、CT、B超等)明确异物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因为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且具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明确诊断后需及...
关键词:枕部 头颈部 异物 诊治思路 
从六经辨证探析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诊治思路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秦佳齐 李德魁 李遵旺 关雨晴 杨嘉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科技创新专项(编号:DZMKJCX-2020-041)。
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病机变化大致符合六经传变规律,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有关腰痹疾病的相关认识,认为LDD初期多以外感邪气为主要病因,病位在太阳,以汗而发之为主;LDD后期,以肾气亏虚为主要病因,病位多在少阴,以虚而补...
关键词:六经辨证 腰椎退行性疾病 祛邪通络 调和营卫 温经养血 强筋健骨 
基于“态靶辨证”理论探讨骨肉瘤及其微环境的诊治思路
《中国民间疗法》2025年第1期121-124,共4页王培鑫 徐世红 赵军 梁永林 王兴盛 杨红娟 张天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60945);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2-51)。
“态靶辨证”理论是将中医整体化、宏观化的辨证论治方法与中药有效成分靶向治疗相结合的一种诊疗模式。骨肉瘤是一种由间充质细胞组成的、恶性程度极高的原发性骨肿瘤。骨肉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生长的微观环境,与中医“态靶辨证”之“...
关键词:态靶辨证 骨肉瘤 骨肿瘤 骨瘤 肉瘤 肿瘤微环境 调态 打靶 
本刊“临床病例(理)讨论”栏目征稿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5年第1期59-59,共1页
本刊“临床病例(理)讨论”栏目自创办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对促进临床经验、教训的交流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栏目主要发表临床疑难、诊治过程曲折、有普遍借鉴意义、诊断明确但病情危重的难治病例以及其他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或提示意义...
关键词:临床思维 临床实践 临床病例 参考文献 写作要求 背景资料 诊治思路 
基于“浊脂”理论浅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治思路
《内蒙古中医药》2025年第1期59-62,共4页苏振国 王敬卿 
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立项计划表-重点项目(ZD202323);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SJCX24_1092);南京市名中医(王敬卿)工作室建设项目(WJQ-2019-NJ)。
动脉粥样硬化(AS)是诱发多种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原因。中医药治疗与预防AS疗效显著,临床医家针对AS的诊治思路繁多,本文基于现代医学及前人的理论基础,讨论“浊脂”与AS的关系。认为痰瘀交阻,浊脂留积血脉为该病关键病理表征,以肝...
关键词:浊脂 痰瘀 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 
基于“动则生阳”理论探讨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诊治思路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5年第1期245-249,共5页唐高捷 常立萍 邓悦 辛锐 李婷婷 曹力元 王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机双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仍未出现[1]。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与精神情绪障碍并见的一类疾病[2]。传统医学将心脏视作是一个“机械泵”,然而此论述并不全面,研究表明,...
关键词:动则生阳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基于“肝心和合”理论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失眠中医诊治思路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4年第12期2245-2248,共4页邢进 张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4493);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23AH050791)。
肝豆状核变性(Wlison’s disease,WD),是一种由ATP7B基因突变而导致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铜蓝蛋白合成障碍,铜无法从胆汁排泄,沉积于各个脏器导致的病理变化。失眠是WD常见的一种非运动症状。中医认为失眠属于“...
关键词:肝心和合 肝豆状核变性 失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