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相识别

作品数:90被引量:40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希强丘学林周蕙兰李红赵明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山东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短期记忆网络在P波初至震相识别中的实验研究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2期205-215,共11页王天哲 张万佶 祁善博 江国明 
地球深部探测与矿产资源勘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ZD1000100)。
初至震相的识别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基本内容。由于人工识别效率较低,且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近年来陆续发展出许多自动识别初至震相的方法。然而,这些自动识别方法主要基于背景噪声和地震信号的差异,并且通常需要一个阈值,因此...
关键词:深度学习 初至震相 卷积循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时间序列 
联合CEEMD和改进修正能量比的高频GNSS同震位移P波震相识别方法
《全球定位系统》2025年第1期25-32,59,共9页董龙飞 李艳艳 龙海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400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BD006)。
针对高频GNSS同震位移在P波震相拾取存在精度低、适应性差、易出错等缺陷,提出了一种联合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和改进修正能量比(IMER)的高频GNSS同震位移...
关键词:高频GNSS 同震位移 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 震相识别 地震预警 
HYPOSAT6定位程序在上海及邻近地区适用性分析
《地震科学进展》2024年第12期860-867,共8页王成睿 邵永谦 孙冬军 
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室课题(2022SSY05)资助。
以上海地震台网及邻省部分共享地震台站2020—2022年记录到的22个编目地震作为测试数据,对一种全新的定位程序HYPOSAT6在上海及邻近地区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HYPOSAT6定位程序在对上海及邻近地区的地震进行定位时结果基本与...
关键词:HYPOSAT6 震相识别 地震定位方法 上海及邻近地区 
大同煤田矿区微震记录特征与识别方法研究
《山西煤炭》2024年第2期73-83,共11页赵晓云 李斌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303021211037);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0202010100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课题(NORSTY202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F41974111)。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同煤田矿震的特点,以山西矿震监测研究中心在山西北部设立的矿震监测研究试验区,以及山西地震监测台网在大同煤田及周边区域持续开展的近3年(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的非天然地震监测所获取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大同煤田矿...
关键词:大同煤田 矿山地震 非天然地震 波形特征 震相识别 
内蒙古测震台网实时智能地震处理系统运行实践——以2020年和林格尔地区地震事件为例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4年第2期158-163,共6页翟浩 王勇 王禄军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局长基金(项目编号:2022JC04)。
为评估实时智能地震处理系统(RISP)在内蒙古测震台网运行的可靠性,以2020年3月30日和林格尔ML 4.5地震前后30天内该区发生的31条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将人工编目与实时智能地震处理系统产出结果(自动目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RIS...
关键词:震相识别 地震检测 深度学习 和林格尔 自动编目 
基于CCFE自动构建安徽霍山地区微震目录被引量:1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4年第4期436-440,共5页邵永谦 彭钊 王成睿 毕波 周冬瑞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1010Y)。
使用单台波形信号中检测区域地震信号(震中距<150 km)并识别P波和S波震相的CCFE模型,利用安徽霍山地区佛子岭台2017-06~08记录到的连续波形数据进行地震检测和震相识别。共检测出164次地震,约为地震目录的2.16倍,使地震目录中ML-1.7~0....
关键词:CCFE 深度学习 地震检测 震相识别 
基于自适应轮动归类的微震震相识别方法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2期731-745,共15页贾宝新 李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417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资助项目(LNTU20TD08);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2007163);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
震相识别为震源定位提供了可获取必需初始数据的微震信号片段.基于自适应高通滤波、背景噪声幅值上下界计算、轮动圆半径计算及轮动迭代、超限点归类分组4个信号处理流程提出了自适应轮动归类法,并分析了4个初始参数的影响程度及其取值...
关键词:微震监测 震相识别 模型试验 自适应轮动归类法 改进STA/LTA方法 
卷积神经网络在远-近地震震相拾取中的应用及模型解释
《地震学报》2022年第6期961-979,I0001-I0007,I0008-I0012,共31页申中寅 吴庆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A0710601)资助.
利用北京国家观象台的测震记录,探索了样本构建、训练过程、模型结构等因素对远震震相P-S和近震震相Pg-Sg拾取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中的卷积层深度、正则化和数据清洗能够有效地改善模型性能,而残差块的影响却相对有限。与此同时...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 震相识别 到时测量 可解释神经网络 
南沙地块OBS2019-2测线数据处理与震相识别被引量:2
《热带海洋学报》2022年第5期43-56,共14页郭建 丘学林 李子正 黄海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4110、42176081、4167409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4)。
为揭示南海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研究其张裂-破裂机制,开展共轭陆缘对比,我们在南沙地块礼乐西海槽附近的洋陆转换带上完成了OBS2019-2测线的探测工作。相较于北部陆缘,南部陆缘已有的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测线较少...
关键词:南沙地块 海底地震仪 地壳结构 数据处理 震相识别 
2021年圣克鲁斯群岛M_(S)6.0地震PKPPKP震相识别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年第4期23-34,共12页陈阳 李波 白世达 李万金 
采用云南省地震局3个有人值守国家测震台和5个无人值守国家测震台记录到的2021年11月25日圣克鲁斯群岛M_(S)6.0地震波形,运用测震学分析方法,对此次地震进行分析,提出其常见震相的一般性特征,并且重点总结了PKPPKP震相的特征,以免误将...
关键词:圣克鲁斯群岛地震 PKPPKP震相 震相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