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盆地

作品数:32被引量:15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邓万明叶培盛杨欣德江万刘琦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与生物圈》《科学与社会》《岩石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海平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2023年第1期51-51,共1页
学科:海洋科学深海平原是指位于大陆隆和深海丘陵之间或海底山系环绕的较平坦的海底区域,坡度一般小于1/1OOO.深海平原是大洋深处平缓的海床,大洋盆地的重要组成单元,是地球上最平坦和最少被开发的地段。深海平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层...
关键词:深海平原 大洋盆地 海洋科学 大洋中脊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改则地区木嘎岗日群物源特征和形成环境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3期274-289,共16页刘升武 王自剑 杨文光 朱利东 童馗 华天 李轲 李智武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086065)。
中生代木嘎岗日群作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标志性构造-地层单元,其形成环境与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的消亡过程密切相关;但由于后期遭受强烈的构造剪切,对其原始沉积环境和构造属性的认识分歧较大。本文针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改则...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木嘎岗日群 砂岩 碎屑组分 物源 沉积环境 大洋盆地 
全球洋中脊系统的构造特征及其运动学意义被引量:4
《地学前缘》2019年第3期154-162,共9页李江海 刘持恒 韩喜球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项目“印度洋靶区断裂系统及其控矿作用”(DY135-S2-1-01)和“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资源勘探与评价”(DY135-S1-1-03);科学技术部重大专项(2016ZX05033002);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016YFC0503301)
本文将全球洋中脊系统作为研究整体,根据洋中脊的全球分布、运动学特征及其初始形成时与泛大陆的构造几何关系,将全球现今的洋中脊系统划分为内、外支洋中脊。外支洋中脊为探索者洋中脊—太平洋洋隆—东南印度洋中脊—西北印度洋中脊,...
关键词:洋中脊 全球构造 板块运动 大洋盆地 幔柱生成带 构造演化 
挑战海洋最深处
《中学科技》2016年第4期2-5,共4页佘毅仁 
马里亚纳的呼唤海洋底部的地貌大多是由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这三大部分组成的,但也存在一种比较少见的特殊地貌——海沟。海沟是大洋盆地和大陆边缘交界处的海底低洼地带,也是人类已知的地球上最深的区域。
关键词:海洋底部 大陆边缘 大洋盆地 马里亚纳 大洋中脊 交界处 地貌 海沟 
北极生态与物种
《人与生物圈》2016年第1期14-21,共8页Hans Meltofte Henry P.Huntington Tom Barry 先义杰 
北极生物多样性概貌北极生物多样性,即地球上最北的林线以上的大地,以及北冰洋和毗邻的海区所拥有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总量,它在文化、精神、美学、生态学以及经济学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北极居民而言,生物多样性是他们数千年...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陆生生态系统 林线 维管束植物 海洋哺乳动物 海冰 栖息地类型 苔原带 大洋盆地 北极区 
美国《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教材中“迷你实验”的特点简析被引量:1
《中学课程资源》2013年第7期51-52,19,共3页裘建闽 
《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EarthScience:Geology,the Environment and the Universe》)是由美国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公司出版的一本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供9~12年级学生使用。全书分为8个单元,共31章。教材中设计了多种多样的...
关键词:美国高中 实验类型 模拟岩石 大气圈 生活性 中学课程 大洋盆地 实验设计 生活场景 离心率 
经典回眸
《环球科学》2013年第4期96-96,共1页红猪(翻译) 
1963年4月 大陆漂移 1912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提出。各块大陆都是由一块超级大陆分裂而成的。他的想法一直没有多少人接受。但是新的证据却显示,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关键词:大陆漂移 科学研究工作 大洋盆地 历史 
大巴山构造带震旦系硅质岩类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矿床地质》2012年第S1期539-540,共2页段立志 李荣西 
1大巴山构造带和马元铅锌矿区稀土、微量元素特征硅质岩类稀土、微量元素分析数据及参数见表1、表2。由表可见,研究区硅质岩类稀土总量整体较低,表明碎屑物质影响较小,其中D115(硅质岩)及D56(硅质白云岩)最低(表2)。
关键词:硅质岩 硅岩 化学岩 构造带 地质构造 大陆边缘 大洋边缘 大洋盆地 大洋床 内陆裂谷 大巴山 
Small-scale convection beneath oceans and continent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年第13期1292-1317,共26页SLEEP Norman H. 
support from the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s NSF EAR-0406658 and EAR-0909319;funded under the 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 (ARRA) (Public Law111-5)
Small-scale convection supplies heat flow of ~17 mW m-2 to the base of stable continents where xenolith studies resolve the geotherm.However,effects of small-scale convection are difficult to resolve in ocean basins....
关键词:小尺度对流 大陆 大洋岩石圈 海洋 大洋盆地 地幔物质 温度改变 数据兼容 
影响世界气候的“深海通道”
《科技信息(山东)》2010年第12期39-39,共1页
地球70%的面积是海洋,这广袤无垠的水域无疑对全球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科学家就一直试图指出海洋对气候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日前,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现了一条“深海通道”,它连接着南半球的三个大洋盆地。科学...
关键词:世界气候 通道 深海 科学家 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澳大利亚 大洋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