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心态

作品数:232被引量:33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董明潘峰廖信伟孙燕京葛荃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郝经《答冯文伯书》考论--中统前金源儒士的处境与政治心态之一斑
《宋史研究论丛》2024年第1期667-692,共26页邵婵 
《答冯文伯书》是郝经阐释“有用之学”的代表作,将其与《上紫阳先生论学书》《与吕子谦》对比研究,可断定此信应写于庚戌年(1251)冬。《答冯文伯书》揭示郝经的用世思想约在庚戌年前后成熟,其后遭时人非议,冯文伯及与之地位相当的幕府...
关键词:郝经 《答冯文伯书》 有用之学 政治心态 无道则隐 得时行道 
1377年的举荐:文章首臣之选与明初浙东文人的复杂心态
《华中学术》2023年第3期97-104,共8页吴铭慧 
浙东文人在元统治下形成的隐逸守道的人生模式并未随新朝建立发生急剧改变,且影响了其在明初的心态与出处思考。以洪武十年苏伯衡拒辞文章首臣的节点回看他们在明初的生命状态,可见动辄得咎的政治环境与行道理想、人格尊严、个人性情不...
关键词:浙东文人 生命状态 政治心态 人生模式 文学观念 
仕与诗的互动——论寇准的政治心态及其诗风变迁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15-123,共9页袁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ZW097):政治文化视域下的北宋士人心态与文学演进研究。
通常被视作“晚唐体”诗人的寇准,他的仕宦际遇在社会转型期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既有随着主体人格崛起而冀望有为的一面,同时又承续着宋初以来出处唯谨的士风,二者常常交织于心,使寇准在人格心态上不时呈现出矛盾的倾向,同时也造就了他...
关键词:寇准 政治文化 政治心态 诗风变迁 
初入文治时代——从《西昆酬唱集》看钱惟演政治心态之转变
《中国诗学研究》2023年第1期43-55,共13页成玮 
北宋立国之初便重文治,但朝堂上的轻文论调,迟至真宗朝澶渊盟后方告消歇。即便如此,因为其时言路未开,士大夫的政治热忱依然受阻。钱惟演置身其间,摸索摇摆,渐由超然转向趋附。西昆唱和四年,适逢他的转变期。细读《西昆酬唱集》,体例乃...
关键词:文治时代 《西昆酬唱集》 钱惟演 政治心态 宋调 
作为权威建构过程的政治传播——基于2019年“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13-122,共10页刘伟 肖舒婷 
武汉大学“双一流”建设引导专项子项目“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413100034)。
政治传播能够塑造民众的政治世界,是政府论证进而建构权威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与2018—2019年中国地级市政府微信公众平台的推文数据,考察政治传播与权威认同之间的关系,以及民众...
关键词:政治传播 权威 政治心理 地方政府 
异域·乡愁·故都——民国时期林纾的居处抉择与体认
《地域文化研究》2023年第1期109-117,共9页周增光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LSC017)。
民国时期,闽籍旅京人士林纾,既有南归之思、南下之行,又曾暂居天津租界数月,最终定居北京终身。较之生计、人际关系等因素,他的居处抉择与居处体认联系更为密切,而他的居处体认又与政治心态转变密切相关。南下是他在趋向于做共和国民时...
关键词:林纾 居处抉择 居处体认 政治心态 
当代中国香港中产阶层的政治心态和统战对策研究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76-81,共6页曹琬茜 
随着时代变迁和香港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香港中产阶层呈现出四大特点,即充当香港地区的主导力量、“夹心层”成为其代名词、政治取向多元化、重视“香港地区核心价值”等。2020年《香港国安法》出台,香港地区社会由乱向...
关键词:香港地区 中产阶层 政治生态 统战工作 
加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五个着力点
《政工学刊》2022年第8期48-50,共3页陈杰 
习主席多次强调“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明确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政治上建...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 政治人格 政治素养 政治局面 政治情怀 政治心态 政治建军 政治信仰 
云和露:明前期台阁诗人创作中的政治心态与山林趣味
《杜甫研究学刊》2021年第3期108-119,共12页李璨 
云和露两个意象在明前期台阁诗人的创作中呈现出台阁和山林两方面的话语特征。首先,在明初的盛世背景下,云和露以象征祥瑞的功能获得了政治化阐释的逻辑基础。由此出发,云体现了台阁诗人对君主自下而上的追随,反映了由此促生的附从心理...
关键词:  台阁诗人 意象语言 
袁世凯罢官期间政治心态试析
《历史档案》2021年第1期122-128,共7页陈先松 陈倩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L2017002。
光绪三十四年(1908)末,袁世凯因遭清朝权贵的疑忌,被开缺回籍,此后三年隐居于河南。袁世凯罢官期间的政治心态及与此相关的军事政治联络等,直接关系到辛亥年能否重掌军政大权。传统观点认为袁世凯开缺回籍后"时刻图谋东山再起"(1),然查...
关键词:光绪三十四年 袁世凯 政治心态 开缺 东山再起 罢官 回籍 辛亥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