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格

作品数:254被引量:34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葛荃魏万磊胡春湘龚蓉蓉李月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治要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首位要求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6期49-52,共4页任翠 
山西省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视域下道德叙事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课题编号:SXGZL202457)的研究成果。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而“政治要强”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素养、时代要求、鲜亮本色、政治灵魂,“政治要强”的主要表征为政治信念要强、政治立场要强、政治人格要强、政治纪律要强、政治职责要强。要实现“政治要强”,新时代...
关键词:新时代 思政课教师 政治要强 政治信念 政治立场 政治人格 政治纪律 政治职责 
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与完善路径——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例
《森林公安》2022年第6期12-15,共4页林安薇 
一、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特征政治社会化是政治学的经典命题之一,是政治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用来指公民政治人格的形成过程。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便提出要培养城邦公民...
关键词:公安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政治人格 古希腊时期 政治学 现状与完善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政治人格培育的路径探析
《科教文汇》2022年第23期30-33,共4页刘伟 王银帆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1V1020);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计划编号:S20211049715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参政议政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态势。与此同时,网络上各种纷杂的政治信息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人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互联网视域下,有必要从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合力、筑牢意识形态...
关键词:政治人格 互联网视域 培育 路径 
西汉孝惠帝政治人格蠡论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6,共6页解洪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古典学与中国早期文学的历史格局研究”(20&ZD263)。
西汉二世皇帝刘盈的政治人格对当时的政治及后世文化均有重要影响,虽然刘盈在成长中屡受父母伤害,但始终宽仁孝敬。他在位时间虽短,却尽力稳定政局,休养民力。刘盈深受商山四皓、张良及功臣集团拥戴,其作为储君符合布衣将相的预期与时...
关键词:孝惠帝 孝道 吕太后 商山四皓 
加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五个着力点
《政工学刊》2022年第8期48-50,共3页陈杰 
习主席多次强调“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明确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政治上建...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 政治人格 政治素养 政治局面 政治情怀 政治心态 政治建军 政治信仰 
宋代骚体作品对屈原政治人格的接受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S01期87-96,共10页李金善 甘濛 
屈原是我国士人的典型代表,他的政治人格结构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分别是“九死不悔”的爱国情操,追求真理、大胆革新的抗争与探索精神,以及“内美”与“美政”相统一的人生理想。这些人格特征通过《楚辞》表现出来。宋代士人创作骚体作品...
关键词:屈原 骚体文学 宋代士人 政治人格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人格的理论意涵与优化路径
《现代交际》2022年第11期80-88,123,共10页钟立华 邓学源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逻辑研究”(19YJC710014);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公共性视域下的中国抗疫制度优势研究”(20C0475);2020年湖南工程学院新进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1RC027);2021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党史文化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21C19);2021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重点项目(21SZ11);2022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2JP003);2022年度湖南工程学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思政课教学项目(2022SZ18)
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人格是党性的“人格化”,体现了党性修养与道德修养的有机统一、高度政治意识与大公无私品质的有效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人格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党员干部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不良的政治亚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 政治人格 党性 新时代 
增强党性要围绕“四立”下功夫
《支部生活(山东)》2022年第3期59-59,共1页段培奎 
党性,从广义上讲,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从狭义上讲,是指政党的固有本性在党员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性,就是党员所具有的政治人格。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
关键词:增强党性 党内生活 党员干部 政治人格 党员个体 政党 
何以“入心”:高校思政课教学应重视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积极涵育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85-89,共5页高旭 杨志华 谢珊 
2020年安徽省“三全育人”试点省建设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项目(sztsjh-2020-3-19);2017年安徽理工大学思政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xszh2017—2018—01);2017年安徽理工大学质量工程项目;2017—2020年安徽理工大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设课程的阶段性成果;2016年安徽理工大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项目: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路径研究(2020szjyxm044)。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注重政治知识与理论的阐释宣讲,忽视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关照滋养,未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的涵育调适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将政治理论教育和政治心理涵育有机融合起来,既用思想理念引导人,也用政治情感感染...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 大学生 政治心理 政治人格 
思政课的功能向度探析被引量:1
《中国德育》2020年第5期7-10,共4页王莹 
国家社科基金2019年度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19VSZ123)研究成果。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政课 立德树人 政治价值取向 中共中央办公厅 政治人格 政治信仰 国务院办公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