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心理

作品数:776被引量:1820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丽萍季乃礼张文安唐睿君尹继武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团学组织促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耦合关联、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基于政治心理学的分析被引量:1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134-141,共8页焦伟 陈华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1BZZ027)。
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场域和前沿阵地。政治心理学认为,政治主体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存在内在的渐次递增关系,并在认知、情感的基础上外化为稳定的政治行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中华...
关键词:高校 团学组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政治心理 
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基于政治心理学的分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年第32期1-1,4-8,共6页王月琴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社会心理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2YJA710040);2021年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立项课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研究(舟山卷)子课题”(课题编号:21WH70074-7Z)阶段性成果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彰显着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理念。基于政治心理学,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可从人民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和状态、心理归宿的逻辑进路展...
关键词:新时代 “以人民为中心” 实现路径 政治心理学 
阴谋论信念的政治心理学:基于文献的讨论
《北大政治学评论》2024年第1期96-126,共31页刘颜俊 王禾 
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一般项目“政党认同的心理结构及其影响”(YBXM202210);特大项目“健康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TDXM20210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科学—政府—大众关系的社会治理研究”(21CZZ014)的支持
随着阴谋论对社会政治的影响日益扩大,探究人们为何会相信阴谋论愈发重要。本文以政治心理学为视角,从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层面,总结分析了人们相信阴谋论的原因。本文认为,认知、动机与情绪等心理机制为阴谋论信念奠定了微观基础,而...
关键词:阴谋论 阴谋论信念 政治心理学 
“政治接纳”:政治认同基础上的外化行为——基于内涵、构成要素与功能的探讨
《理论导刊》2024年第3期56-61,109,共7页高朝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项目“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研究”(22VMZ010);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一般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结构与发展规律研究”(2020-GMZ-015);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边境地区边民生计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QN202313)。
政治认同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情感倾向深刻影响着政治体系成员的政治行为,而心理与行为的二元分离却无法确保体系成员在行为上始终忠诚于政治体系。当前的政治认同研究陷入只强调内心认同而忽视外在行为的研究误区。“政治接纳”的出场...
关键词:政治认同 “政治接纳” 政治心理 政治行为 
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到情感理论——美国社会科学哲学家乔恩·埃尔斯特访谈被引量:1
《哲学分析》2024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陈伟 
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科恩政治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BZX002)阶段性成果。
乔恩·埃尔斯特(Jon Elster,1940—),美国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哥伦比亚大学罗伯特·默顿社会科学讲席教授,曾在巴黎大学、奥斯陆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他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Analytical Marxism)的创始人之一,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有开创...
关键词:巴黎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芝加哥大学 政治心理学 政治理论家 埃尔斯特 理性选择理论 社会科学哲学 
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培育路径
《新丝路》2024年第1期133-135,共3页付新宇 王莉 
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培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全方面的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从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内涵与标准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培育中存在的大学生对政治事件认识程度不高、政治态度存...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心理 社会态度 
政治认同理论的学术图景被引量: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54-61,共8页潘同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2FKSB031)。
有关政治认同的各类研究成果都透露出对“公民何以认同统治者”这一基本问题的关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著当中,政治认同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得到巩固的一种表现。列宁强调阶级意识形成的过程也是政治认同形成的过程。毛泽东认为群众...
关键词:政治认同 政治文化 政治心理 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三大队》:感动的政治心理学
《电影评论》2023年第11期62-68,共7页王飞 
《三大队》在表面上杂了警匪、犯罪、动作、悬疑等电影类型,并试图改变这些类型曾经提供给观众的视觉快感的基本惯例,从而完成了一场寻求自我内心的正义之旅。本文从解读影片叙事逻辑的悖论或问题切入,指出该影片一方面将主体分裂的个...
关键词:自我分裂 主体幻觉 镜像 心理症候 
“民心政治”与中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拓展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期102-103,共2页刘伟 肖舒婷 
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执政理念,将“民心所向”作为执政目标,在政治实践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民心政治”的执政模式与政治话语表述。中国国家治理中的“民心政治”“民心政治”可溯源至传统中国政治思想的核心,...
关键词:政治心理学 民为邦本 执政模式 中国国家治理 民本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 执政目标 民心 
社交媒体时代的认知与情感:当代欧美国家政治极化的心理根源被引量:4
《社会科学》2023年第7期99-109,共11页庞金友 赵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国家政治极化的现状与趋势研究”(项目编号:21&ZD15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西方国家政治极化的源起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1AZZ002)的阶段性成果。
社交媒体是当今欧美社会政治活动的结构化要素。社交媒体独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秩序迎合了人类认知的吝啬规律,为偏狭的政治认知的形成提供了契机;行动者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暴露或夸大自身感受,敏锐感知他人情绪,从而引发情绪共振与情...
关键词:社交媒体 后政治心理 政治极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