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意涵

作品数:148被引量:28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春青孙英刚李艳红方乐陈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郝经书法观与其政治意涵的建构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刘泽勇 
郝经著有《移诸生论书法书》《叙书》及一系列论书诗、题跋;在政治上,提出“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的命题,开启了“中国”观的理学化倾向。本文从郝经书学理论出发,梳理其中蕴含的崇古书学观,并重新审视郝经书学观...
关键词:郝经 金末元初 政治观 理学思想 
北宋春秋大宴及其政治意涵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杨倩丽 
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北宋宴飨礼仪研究”(项目编号:CC21W01);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宋宫廷宴饮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6023)阶段性成果。
春秋大宴盛行于北宋时期,为国之大宴,于每年春秋两季的中间设宴庆贺。宋太祖时期只设秋宴,宋太宗时期只设春宴,至宋真宗时期始备春秋大宴。春秋大宴赐宴地点几经变化,至宋仁宗时期固定在集英殿,宋神宗时期正式规定了集英殿大宴的参宴人...
关键词:北宋 春秋大宴 时空变化 政治意涵 
刘禹锡《竹枝词》的经学渊源与政治意涵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7-65,共9页吴夏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古书籍制度文献整理及其与文学之关系研究”(21AZW006)。
中唐文人创作竹枝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白居易等人的他者叙事之法,一是刘禹锡以第一人称模拟本地人传唱的写法。刘禹锡《竹枝词九首》突破新乐府传统,其思想当渊源于《公羊传》采诗古义,是对“行人”采诗传统的扬弃和超越。刘禹锡主张...
关键词:刘禹锡 《竹枝词》 新《春秋》学 经学渊源 政治意涵 
北朝宫殿乘舆所绘孝子图像及政治意涵
《云冈研究》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李金阳 
2023年度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中古时期的孝义书写与孝义国家论”(23HQ1004)。
与南朝编纂《孝子传》及图画孝子不同,北朝的孝子图像,多见于墓葬及宫殿、乘舆。宫殿与乘舆因其功能特殊,权力象征意味极强,或者可以说二者本就是权力的载体。与孝子形象被图绘于宫殿内相应,忠谏直臣也被绘于殿外,这或许显示出北朝以忠...
关键词:《孝子传》 孝子图 政治意涵 社会政治秩序 
切实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生活(青海)》2024年第8期66-66,共1页文斌兴 
一、深刻认识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意涵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青海,每一次都对青海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重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考察青海,为青海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
关键词:区域协调 脱贫攻坚 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式现代化 决战决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 政治意涵 高质量发展 
服饰的政治意涵:性别角色、社会认同与政治力量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4年第8期164-166,共3页王奕凡 姜会丽 
服饰作为一种展现时尚的媒介,受到性别、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随着时代发展,服饰不仅反映了个体的审美选择,还传达着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文章围绕性别、服饰与政治的关系展开讨论,阐述了服饰的政治意涵,通过对服饰造型、...
关键词:服饰文化 性别 政治力量 服饰设计 
民国女理发师与女子理发业
《寻根》2024年第4期90-100,共11页黄乐唯 
“头发”在近现代中国内蕴深刻的政治意涵与社会功能。辛亥以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剪发令,掀起自上而下的男子剪辫风潮。受其影响,部分女学生起而响应,率先剪去头发,但此举反遭学校及地方政府抵制,这与民国当局始终力倡废禁缠足形成...
关键词:理发业 势不可遏 近现代中国 政治意涵 女理发师 国民革命 民国 头发 
现代中国“政治”意涵的生成与流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期152-152,共1页苗祎琦 
古语中的“政治”乃“治其政”的名词化表述,然用例不多。“政治”在清代固定、普及,传教士借用中国古籍中的表述,以近代西方观念重新定义“政治”。通过日语名词的再输人,“西政”在晚清取代了传统意涵之“政治”,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
关键词:名词化 中国古籍 传教士 修齐治平 近代西方 一以贯之 意涵 
隐侯之“隐”的政治意涵--兼论沈约诗风的清与浅
《天中学刊》2023年第6期81-90,共10页张子尧 
沈约处于南朝皇权渐趋复归但新型君臣关系正在调整的历史节点,善隐自身的处世方式和诗歌的清浅特征共同构成了沈约谥号“隐”的表里两面:他乘时借势,迎合主上趣味,应制诗作竭力弱化个性,形成就题论事的“意浅”之风;他“隐微致戒”,其...
关键词:沈约 隐侯 政治意涵 清浅 
现代中国“政治”意涵的生成与流变
《政治思想史》2023年第3期35-48,198,共15页苗祎琦 
古语中的“政治”乃“治其政”的名词化表述,然用例不多。“政治”在清代固定、普及,传教士借用中国古籍中的表述,以近代西方观念重新定义“政治”。通过日语名词的再输入,“西政”在晚清取代了传统意涵之“政治”,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
关键词:政治概念 政法 西学东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