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

作品数:4076被引量:33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树俊卞孝萱朱天曙周积寅任克兵更多>>
相关机构:泰州市委党校南京大学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咬定青山不放松——读郑燮《竹石》诗
《文史知识》2023年第1期31-33,共3页钟振振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说到“郑板桥”,大家都不陌生。说“郑燮”(音“谢”,义为调和、和谐),很多读者就不一定知道了。郑燮,号板桥道人。他生活在清朝中期,乾隆元年(1736)进士,做过山东...
关键词:七言绝句 郑燮 郑板桥 咏物 清朝中期 东西南北 
郑板桥画竹
《文史知识》2021年第8期101-103,共3页朱天曙 
郑板桥是以画竹出名的。郑板桥的家在兴化,他曾在家中建了一个园子,叫"拥绿园"。他自己说,家有茅屋两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兴化人有在院中乘凉的习惯,在院中放一个小桌子,微风吹竹,非常凉适。秋冬之际,人们把竹子砍下来...
关键词:郑板桥 画竹 兴化 师承 影零乱 
郑板桥的“破格书”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21年第7期92-95,共4页朱天曙 
板桥的书法有点怪。怪在哪里?他创出一种真隶相参的方法,而杂以行草,给人的感觉楷不楷,隶不隶,行不行,草不草,一般人不这样写。清代阮元在《广陵诗事》中说他少时楷书极工,自称世人好奇,因而以楷书杂写篆隶,又间以画法,波磔之中往往有"...
关键词:郑板桥 楷书 行不行 
“怪人”郑板桥
《文史知识》2001年第3期81-89,共9页尹芳林 
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而其声名又远在金农等其他七人之上。那么,被时人视作“怪人”的郑板桥,究竟是何许人物,对他的所谓“怪”,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呢?
关键词:郑板桥 书画家 文学家 性格特征 艺术风格 平民意识 
结交扬州八怪——袁枚纪事之四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99年第2期69-74,共6页王英志 
扬州八怪,一反正统画风,被人目为"偏师"、"怪物",旷达的袁枚与他们却有着或疏或密的交往……袁枚辞官后,曾与扬州八怪画派中的几位重要人物有过或密或琉的交往。
关键词:扬州八怪 袁枚 郑板桥 乾隆 金农 交往 罗聘 文史知识 随园 山东 
郑板桥与吕留良
《文史知识》1998年第4期78-83,共6页卞孝萱 
身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许多地方确乎与众不同。吕留良的不与清廷合作,留名青史。郑板桥对吕留良的仰慕,原因何在?是否也与众不同呢?
关键词:郑板桥 八股文 明遗民 民族思想 六经 代圣贤立言 董其昌 康熙 印章 文章 
说板桥《道情》
《文史知识》1998年第4期97-101,共5页于天池 李书 
一说来也怪,现在在众多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中论及郑板桥时,大都谈其诗,谈其文,而对于他的《道情》却不置一词。翻检有关郑板桥的学术论文也是如此。其实,在郑板桥的众多文学作品中,他对创作《道情》付出的时间最长,付出的劳动也最大...
关键词:郑板桥 道情 省博物馆 文学作品 墨迹 中国古代文学史 雍正 学术论文 乾隆 创作 
心有灵禅一点通——读郑板桥《赠勖宗上人》诗
《文史知识》1997年第3期42-44,共3页陈东辉 
罨画溪边髻尚髽,便拈荷叶作袈裟。一条水牯斜阳外,种得山头十亩霞。(三首之一)诗清云淡两无心,人自青春韵自深。好待菊花重九后,万山红叶冷相寻。(三首之三)郑板桥在乾隆即位、自己44岁那年,赴京应试,考中进士,非常得意,画了幅《秋葵石...
关键词:郑板桥 万山 荷叶 菊花 中进士 乾隆 无心 石笋 官职 牡丹 
润笔琐谈
《文史知识》1997年第1期53-58,共6页朱国华 
古代类似今天稿费的东西,叫润笔。说起"润笔"一词的来历,还有段故事。《隋书·郑译传》载:"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
关键词:欧阳修 郑板桥 墓志铭 李德林 书画家 顾炎武 扬州八怪 史书 郑译 史传 
郑、袁“走狗案”始末
《文史知识》1996年第9期90-93,共4页初国卿 
古人云:死去原知万事空。然而现实中并不都是如此,许多人的许多事恰恰都是在死后才发生的,像陶渊明,在世时名气并不太大,死后百余年才名气大振,且与日俱增,这是有幸者。也有死后不幸的,如郑板桥。
关键词:郑板桥 袁枚 随园诗话 陶渊明 省博物馆 郑燮 误传 虹桥 青藤 七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