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之音

作品数:118被引量:16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宛峰张灿毅王祎陈宗花杨文胜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聊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郑卫之音”音乐性研究与辨析
《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4期179-184,共6页赵静 
2023年度兰州文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就业视角下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构建”(项目编号:2023-CX-jxgg-05)阶段性研究成果。
“郑卫之音”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发展起来的音乐艺术。它是远古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产物。在那个烽火遍野的战乱年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音乐艺术也琳琅满目、百花齐放。围绕“郑卫之音”所发生的冲突,是社会文明...
关键词:“郑卫之音” 音乐性 社会更替 文明冲突 
从二南与郑卫之音的对比看古今对待男女之情的不同
《切磋集系列》2023年第1期223-234,共12页张新瑞 
从古至今,男女之情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究其原因,一在于爱情自身的美好,二在于有了美好的爱情可使家庭生活幸福圆满。但古人与今人对男女之情的理解,却有着不同的倾向。现代人对男女之情的看重似乎较古人更甚,但现代的爱情观却无法保证...
关键词:男女之情 郑卫之音 爱情观 家庭 现代人 生活 
成语"郑卫之音"与"尽善尽美"的内涵阐释
《艺术科技》2023年第9期13-15,20,共4页戴楚雯 
2022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汉语音乐成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12000024824。
先秦作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代,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都提出过关于音乐的观点,这些观点深刻影响了后世的音乐审美理念."郑卫之音"与"尽善尽美"这两个成语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对传统艺术文化及音乐的观念...
关键词:郑卫之音 尽善尽美 音乐审美 
民俗文化视野中对“郑风淫”“郑卫之音”的再认识
《诗经研究丛刊》2023年第1期112-126,共15页徐瑛子 
孔子对“郑声淫”“放郑声”的评价极大影响着后世学者对“郑声”以及《诗经·国风》中“郑风”“卫风”“郑卫之音”等相关问题的接受。后代学者常解孔子“郑声淫”之“淫”为“淫秽”“淫乱”,将《郑风》《邶风》《鄘风》《卫风》相...
关键词:《诗经·国风》 郑声淫 郑卫之音 《郑风》 郑风 卫风 放郑声 民俗文化 
先秦时期郑卫之音的美学构成研究
《美育研究》2022年第1期60-68,共9页喻仲文 潘婷 
郑卫之音在先秦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其新颖的音乐构成和表演构成。在音乐构成上,郑卫之音兴起于民间,但也融入了当时的夷狄音乐等新音乐元素,还吸收了先秦时期的女乐表演及雅乐元素。在表演构成上,郑卫之音的特色表...
关键词:先秦 郑卫之音 音乐构成 表演构成 
萧红与音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36-44,共9页季红真 王朔 
萧红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艺术修养的作家,音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她文学写作特别倚重的形式资源,承担着她的表意系统中重要的黏合功能。生逢中外文化交汇的时代,她长于以不同类型的音乐表现不同的情感内容与形式,寄托自己对世界...
关键词:萧红文学 雅俗之别 郑卫之音 移情认同 自我抒发 
《诗经》女诗人作品探微(下)
《文史知识》2022年第10期103-108,共6页马银琴 
四“郑声”特出的文化原因魏文侯以“郑卫之音”指代与“古乐”相对的“新声”,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说,具有一定文化相似性的郑、卫两国音乐文化都与“尚声”的殷商文化传统具有密切的关联。卫国是西周初年“三监之乱”后卫康叔的封国,...
关键词:女诗人 郑卫之音 《诗经》 西周初年 殷商文化 文化相似性 治国策略 郑声 
琴何以“禁”:汉代“琴—禁”观念的生成及演进逻辑被引量:1
《艺术学研究》2022年第2期70-79,共10页秦双杰 
“琴—禁”观念是指对古琴作出使用上的限制或属性上的规定的思想,是汉代琴论的主流。“禁”的观念总体上体现了礼乐精神的理想和礼崩乐坏的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以及试图对这一矛盾作出的调和。两周至两汉,琴经历了从“古之郑卫”到“...
关键词:礼乐 琴—禁 郑卫之音 载道之器 
先秦时期“音”“乐”对立及儒家音乐理论之肆应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39-45,共7页雷炳锋 
先秦诸侯国君"好音"成为风尚,促进了 "郑卫之音"的风靡。中国古代音乐学史上,"声" "音" "乐"是有着不同意义内涵的一组概念,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对立与冲突,"雅乐"与"郑声"的冲突侧重于强调"雅乐"内部的混乱局面,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音"...
关键词:   郑卫之音 先王之乐 音乐理论 
从“古之郑卫”到“八音之首”:古琴身份演进的一个视角
《中国美学研究》2021年第2期14-24,共11页秦双杰 
古琴在中国文化中的高位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历了由"古之郑卫"到"八音之首"的演变过程,其转折点在两汉之际。"古之郑卫"取苏轼称"琴非雅声"时所做的判断,"八音之首"则是以桓谭、应劭等为代表的汉儒们对琴之地位的重新构建。二者转换的...
关键词:郑卫之音 八音之首  左琴右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