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观念

作品数:45被引量:8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银宏李治亭李晓宇陈理赵敏俐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历史教学(下半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中国汉代地图的大一统观念及美学意蕴
《艺术设计研究》2025年第1期110-117,142,143,共10页黄忱忱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四川汉代市井画像的空间观念研究”(项目编号:BSYB23-43)的阶段性成果;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扬雄研究中心项目“东汉墓碑中书画一体的空间表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X202104)的阶段性成果。
汉墓出土的地图实物,为重估先秦时期天下观念向汉代大一统观念的转进,提供了还原历史语境的视觉证据。首先,汉代地图的空间营造特征包蕴着对天下中心、四方圈层和世界边缘的形式重构,本质上是大一统地理体系建构逻辑的视觉沉淀;其次,大...
关键词:汉代地图 大一统 国家地理 秩序美 
元代“大一统”观念与地理赋新变
《文艺评论》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王琦 张建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元代雅俗文学关系与文体互参研究”(项目编号:23BZW065)阶段性成果。
元代混一南北,开拓塞外,将地理一统塑造成“正统论”前提,地理观念影响文学书写,重塑元代文风与气象。地理赋作为元代国家科举重要赋题,清晰地展现出元代文化政策对南北文风的统合,反映出大一统时代赋学气象。元代“祖骚宗汉”赋学实践...
关键词:地理赋 文学地理 “大一统”观念 元代赋学 祖骚宗汉 
邓缵先诗文中的边地书写与大一统观念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3年第12期26-34,共9页李佳珈 杨波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叶前汉语书写中的喀什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6BZW176)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喀什大学新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重点课题“西域诗歌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中国元素研究”(编号KDJDB22002)的阶段性成果。
民国诗人、官员邓缵先在戍边18年中留下众多优秀诗文,诗文中的民国时期新疆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都体现出一代爱国文人对于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维护祖国统一的大一统观念。
关键词:邓缵先诗文 边地书写 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的文化地理建构--《尚书·禹贡》的早期书写研究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23年第5期177-187,共11页赵敏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专项课题(2022JZDZ025)“中华文明与早期书写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尚书·禹贡》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信史,而是立足于“大禹治水”神话传说基础上形成的早期书写,是对公元前2000年前后发生在中华大地上一次历史巨变的文化记忆,同时寄托着中华先民的文化理想。作为早期书写,《...
关键词:禹贡 九州 五服 早期书写 大一统 文化地理建构 
中国帝制时代早期的大一统观念
《国学学刊》2023年第3期59-71,140,共14页鲁惟一 陈龙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号:16XNLG04)。
秦汉时期,中国保留和强化了一系列有助于大一统的因素,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军事等各个方面,并且在具体的实践中,采取了诸种调适现实与理想的折中方法,促进大一统理想的实现。汉代之后,尽管中国陷入朝代更迭与分裂之中,...
关键词:大一统  儒家 皇权 对外关系 中心—周边 
“兵刑合一”:中国古代“大一统”观念的国家主义表达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期126-127,共2页王银宏 
国家统一与繁荣富强是中华民族的最高价值准则,是华夏文明核心的精神内涵。秦汉之时,“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观念”即已在中华各地区、各民族深深扎根。国家统一既需要理念、精神与文化的滋养作为基础,也需要通过制度、法律和...
关键词:刑事制裁 国家主义 社会秩序 华夏文明 价值准则 行为规制 大一统 军事力量 
“兵刑合一”:中国古代“大一统”观念的国家主义表达被引量:5
《社会科学》2022年第8期167-180,共14页王银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法系与中华法律文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ZH037);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统一与繁荣富强是中华民族的最高价值准则。国家统一既需要理念、精神与文化的滋养作为基础,也需要通过制度、法律和军事力量来予以维护。中国古代注重通过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在必要时依据法律动用国家军事力量以“兵刑合...
关键词:“大一统”观念 “兵刑合一” 法律规制 秩序功能 
大一统观念下的“诸子出于王官”说被引量:2
《哲学动态》2022年第2期41-47,128,共8页陈静 
贵州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重大课题“春秋大一统——汉代对于统一中国的观念建构”(编号19GZGX03)的阶段性成果。
章太炎概括《汉书·艺文志》论诸子的观点为“诸子出于王官”并顺承其说,胡适著《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予以反对。这两种貌似相反的观点由于分别侧重“学在官府”和“子出王官”,其实并非完全对立。大一统观念盛行于西汉,刘歆整理图书而...
关键词:大一统 子出王官 历史真实 观念建构 
中国王朝时期治边策略及其对新时代边疆治理的启示——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被引量:2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年第5期67-72,共6页郭纹廷 
对中国古代王朝时期大一统观念、治边政策、边疆经济开发、边疆民族文教等方面的回溯分析而知,历代王朝中央政府通过怀柔扶绥、因俗而治、儒化教育等政策措施,实现了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疆域稳固、民族融合。边疆各民族潜移默化地形成了...
关键词:古代王朝时期 大一统观念 治边政策 
从九州为纲到政区为纲--清代“大一统”观念对“六通”疆域书写的影响被引量:3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1年第3期28-34,共7页刘骏勃 
清乾隆时期,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得以确立。清朝统治者在经营边疆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利用史书编纂彰显"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受此影响,清代三通馆所修"续三通"与"清三通"在疆域书写中逐渐摒弃了"三通"以九州为纲的体系,改以当...
关键词:大一统 “六通” “续三通” “清三通” 疆域书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