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趣

作品数:1521被引量:3157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汉民於梅舫何成刚张凯刘占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时代旨趣与实践路径
《甘肃理论学刊》2025年第1期1-9,共9页段旭妍 王彦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内在逻辑、时代旨趣与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出发,对其进行系统解析。内在逻辑揭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制度建...
关键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制度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立法法释义学的旨趣、思路及其展开——兼评《立法法释义学专题研究》
《天津法学》2024年第4期14-25,共12页史凤林 张志远 
山西省法学会法学研究重点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文化阐释与山西实践”,课题编号:SXLS(2024)A01。
法释义学方法在我国的立法学研究中理应占有重要地位,但学界关于立法法释义学的基础性论证却尚显不足。立法法释义学的旨趣是以现行立法秩序为基本出发点,以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为主要取向,以解释《立法法》规范为核心议题,以“法学方法论...
关键词:法释义学 意义阐释 法学建构 体系化 《立法法》评注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叙事体系的建构:时代旨趣、逻辑向度、实践进路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51-60,共10页高兴敏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叙事体系是旨在科学反映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直观的、具象的符号象征形态和意义阐释式样,其叙事体系的建构,既关系到合理阐释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内涵、科学指引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路径,更指有力形塑...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 叙事体系 全员参与 民心相通 媒介融合 共同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理论旨趣与价值意蕴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60-66,151,152,共9页华章琳 
2023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3JDSZK0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与新时代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具备独有的生成逻辑、深刻的理论旨趣、丰厚的价值意蕴。基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现代化理论的理论逻辑、对国内外已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阐释被引量: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2-24,共13页李桂花 李旭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视域下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研究”(项目编号:21AKS004);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培育项目“中国共产党生态治理理论及其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DMY2021-202)。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的界定兼具描述性和规范性意义,因而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伦理实体。从内涵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维伦理意蕴,它兼具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伦理承诺的履...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伦理意蕴 伦理特征 伦理旨趣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文明学旨趣及生成进路:以大一统为中心的讨论被引量:1
《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年第4期22-35,共14页俞佳奇 
大一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文明根脉。从更广阔的宏观视野理解统一战线,需要以大一统为线索,以文明学为旨趣,挖掘统一战线在中华文明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成进路。古典大一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基本内核,创造传统物...
关键词:大一统 统一战线 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共产党的文明学 
“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旨趣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7期151-151,共1页秦志龙 
“第二个结合”既是回望过去的经验总结,也是展望未来的规律揭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百年成就史表明,没有“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推进,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辟与发展。
关键词:展望未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奋斗史 经验总结 科学内涵 时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元代奉使诗歌的兴起与旨趣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79-86,共8页陈诗文 
元代奉使诗是元诗中具有独特价值的部分,其外交功用的发挥,所记物象的新异,以及诗人前所未有的经历与情感体验,在中国诗史上独具特色。元代奉使诗题材和兴寄的多元性,对前代的继承与革新,以及在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所具备的独...
关键词:元代文学 奉使诗 艺术价值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的生成逻辑、理解维度与实践旨趣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109-115,共7页张丽娟 乔秀丽 
新疆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个务必’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研究”(2023GZX025);新疆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委会重点课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研究”(GXDJ2023001)。
“赶考”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接续奋斗过程中对其自身“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本质问题的追问与考量,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深刻领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从“赶考”的话语出场逻辑而言,需从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赶考精神 初心与使命 自我革命 
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逻辑及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旨趣及实践向度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20-29,共10页叶丹 陈娟娟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及其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XDJ026);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两个确立’的历史根源与决定性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2ZXQH22)。
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根基,近代中国深重的民族灾难和激烈的社会矛盾是其历史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文化渊源,革命先驱的早期建党活动是其实践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辅相成,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之源,构...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