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机制

作品数:2210被引量:9921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吴移谋廖万清陈金富陈文列戚中田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清炎性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4
《心血管病学进展》2020年第11期1116-1119,共4页赵琳 孟旭 周宪梁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6YFC1300100);CAMS医学创新基金(2016-I2M-1-002);协和医学院青年基金(2017-XHQN07)。
正常高值血压范围为收缩压在120~139 mm Hg和/或舒张压在80~89 mm Hg的血压水平。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后续进展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有关正常高值血压和炎症反应之间的研究却十分有限。现总...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 炎症因子 致病机制 
牛羊泰勒虫病的流行、危害、防控技术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中国动物保健》2019年第6期55-57,共3页刘军龙 关贵全 刘群 李祥瑞 赵俊龙 周金林 张西臣 朱兴全 罗建勋 
973计划“牛羊重要寄生虫致病机制的分子基础”(编号:2015CB150300)
牛羊泰勒虫病是由寄生于牛或羊的淋巴样细胞和红细胞内的泰勒虫所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通过硬蜱传播,在我国农牧区广泛分布,患病动物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浅表淋巴结肿胀等典型临床症状,重症病例常会导致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
关键词:泰勒虫病 临床症状 诊断治疗 防控 致病机制 
新孢子虫及其致病机制的分子基础被引量:4
《中国兽医杂志》2019年第3期112-114,I0008,共4页刘晶 张西臣 朱兴全 刘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 CB150300)
新孢子虫病(Neosporosis)是由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感染多种动物的原虫病,在全世界广泛分布[1]。我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流行,不同地区血清阳性率差异显著[2]。新孢子虫隶属于顶复亚门,孢子虫纲,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新孢子虫属,...
关键词:新孢子虫病 分子基础 致病机制 临床感染 血清阳性率 孢子虫纲 真球虫目 肉孢子虫 
水稻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发生与防治被引量:17
《植物病理学报》2018年第3期289-296,共8页黄文坤 向超 刘莹 丁中 彭德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571986);国家973计划(No.2013CB127502)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植物寄生线虫之一,已成为制约中国及亚洲地区水稻产量的重大问题。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泛,可危害高地、低洼地和深水水稻;通过巨细胞从水稻根中摄取营养物质,从而在根系上形成许多弯钩状根...
关键词:水稻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 致病机制 抗病品种 综合治理 
D型流感病毒研究概述被引量:17
《检验检疫学刊》2017年第4期73-75,共3页李茜 李霆 吴绍强 林祥梅 韩雪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973项目)(2011CB504704-X);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JK007);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2B01)
从病原学、致病性、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流行情况等方面对D型流感病毒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增强人们对该病毒的认识,并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流感病毒 D型流感病毒 致病机制 
病原性真菌蛋白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微生物与感染》2017年第1期8-13,共6页桑军军 李颖芳 潘炜华 廖万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1601);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金(14DZ2272900)
蛋白酶在真菌的生存和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被认为是病原性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病原性真菌蛋白酶可能参与真菌对宿主的黏附、定植和播散以及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过程。部分蛋白酶还被认为是变应原,可诱发哮喘和过敏性疾病...
关键词:病原性真菌 蛋白酶 致病机制 真菌感染 
弓形虫感染引起精神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热带医学杂志》2017年第1期119-122,共4页郑维泓 窦宁馨 吕志跃 
国家973项目(2010CB530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2123;81371836;8127185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A030313134);广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504281652591);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山大学本科生学生业余科研暨科研助理计划项目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广泛寄生在人和动物的细胞内寄生原虫。人因食入含有包囊或卵囊的食物或水而感染,亦可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刚地弓形虫感染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可以表现为各种精神异常,比如参与人自杀倾向的形成;同时也与多种精神疾病的...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 精神疾病 致病机制 
弓形虫的基因型及其主要效应分子的致病机制被引量:17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年第6期429-435,共7页沈继龙 王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No.2010CB53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471983)~~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广泛寄生于人和温血动物有核细胞内的顶复门原虫(Apicomplexan),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和致病机制。Toxoplasma属下仅此一个虫种,但对其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的弓形虫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
关键词:弓形虫 基因型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致病机制 免疫应答 
原发性痛经机制研究概况被引量:18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330-332,共3页辛思源 高占华 赵佳 张银娟 李砚超 朱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5CB523308;2006CB504503;2012CB518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379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0013110005)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980年,对国内29个省市的抽样调查中发现,痛经的患病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占36.06%,严重影响...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 致病机制 治病机制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45
《生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3期163-169,共7页刘佳 段春礼 杨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504102)资助课题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第二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运动症状。典型的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缺失,残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关键词:帕金森病 致病机制 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