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瘤机制

作品数:32被引量:11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蓝柯杨惠刘淑英王玲张仁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癌症》《中国卫生检验杂志》《中国兽医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诱导代谢重编程的致瘤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24年第4期392-396,共5页石横英(综述) 王鹏(审阅) 康晓静(审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022D01D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1B03001)。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是一种与多种类型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致癌γ疱疹病毒。KSHV相关肿瘤的抗病毒药物局限,患者对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且并不总是对KSHV诱发的疾病有效,因此亟需寻找不同分子机制的合适靶点...
关键词: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卡波西肉瘤 代谢重编程 致瘤机制 靶向治疗 
HPV的致瘤机制及以此预防HPV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年第2期152-155,共4页李明珠 魏丽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701200,2021YFC270120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RDL2020-02)。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DNA病毒,也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诱因。本文通过介绍HPV的分类、结构、生命周期以及HPV免疫逃逸的生物学机制及研究进展,说明HPV如何通过生命周期进行与宿主DNA的整合以及如何实现免疫逃逸的可能机...
关键词:致瘤机制 HPV感染 免疫逃逸 生物学机制 DNA病毒 生命周期 子宫颈癌 关键分子 
KLF8表达修饰及致瘤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9年第8期80-85,共6页刘善辉 何魏 马文斐 李兰兰 卢建中 陶燕 张静 付生军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萃英科技创新”计划(CY2018-QN13);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萃英学子科研培育计划”(CYXZ-08)的资助
KLF8(Krüppel-like factor 8)是Krü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最新成员。KLF8广泛表达于皮肤、脂肪、食道等组织中。早期研究表明,KLF8蛋白具有转录抑制活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近些年大量的研究发现KLF8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高...
关键词:KLF8 转录活化因子 EMT 细胞干性 
exJSRV和enJSRV致瘤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中国兽医科学》2018年第4期500-505,共6页杨惠 刘淑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597,31760721);内蒙古草原英才创新团队项目(20151031)
绵羊肺腺瘤病毒(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JSRV)为卢逆转录病毒家族成员,是绵羊肺腺瘤(ovine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OPA)原。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xJSRV)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大量扩增造成肿瘤疾病...
关键词: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 肿瘤 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 致瘤机制 自噬 
中性粒细胞致瘤机制及其与肿瘤转移灶生态龛的相关性
《国际肿瘤学杂志》2017年第11期846-848,共3页吴玉亮 程忠平 
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ZA2015A33)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在构建、维持和促进肿瘤微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TAN在不同因素调控下表现出抑制或促进肿瘤的双重作用,既能通过直接杀灭肿瘤细胞、激活免疫应答发挥抑瘤效应,也可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介导肿瘤侵袭转移等机制...
关键词:中性白细胞 肿瘤 肿瘤转移灶微环境生态龛 
ALV-J感染鸡骨髓细胞瘤中差异基因编码蛋白的互作网络分析被引量:1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3期39-42,共4页杭柏林 李杰 张慧辉 王倩倩 徐彦召 胡建和 
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3CX047);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2014020)
禽白血病病毒感染后可以引起宿主发生肿瘤.研究肿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的相互作用,对理解禽白血病病毒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感染鸡骨髓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进行了网络互作在线分析.结...
关键词: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致瘤机制 差异基因编码蛋白 互作网络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在宫颈癌致瘤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2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年第15期2459-2462,共4页刘梦琼 潘虹 马粤健 吴丽婷 符生苗 胡波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17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A030313095)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JAK/STAT途径的负调控因子,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份宫颈癌新鲜手术标本和20份非肿瘤标本,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实验分析宫颈癌不同病理阶段SOCS-1 mRNA...
关键词: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 
染色质解旋酶/ATP酶的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致瘤机制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2015年第14期2562-2565,共4页傅点 王玲 田丰 程文 
染色质解旋酶/ATP酶的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CHD1L)是一种新近被证实与在许多实体瘤中表达增多的致癌基因,它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q21区。CHD1L在肝细胞癌和其他肿瘤中的功能性研究提示,该基因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可以引起细胞增殖、调节G1/S过...
关键词:染色质解旋酶/ATP酶的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 致癌基因 染色体1q21 扩增 ρ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9 蛋白聚糖1 Nur77 
绵羊肺腺瘤病毒致瘤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动物医学进展》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刘畅 敖威华 李磊 于立新 么宏强 周建华 马学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60332)
绵羊肺腺瘤(OPA)是由绵羊肺腺瘤病毒(OPA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绵羊肺脏肿瘤性疾病,该病对养羊业,特别是种羊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论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OPAV致瘤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
关键词:绵羊肺腺瘤病毒 绵羊肺腺瘤 致瘤机制 囊膜蛋白 
S180瘤株对动物模型体内荷瘤的影响及致瘤机制被引量:3
《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第27期9-11,25,共4页迟淑萍 张诗龙 陈红鸽 刘军 杜丽 孙杰 蒋正杰 程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重大新药创制课题(编号2009ZX09103-35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S180瘤株对小鼠荷瘤形成的影响,探讨S180肉瘤细胞的致瘤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实体瘤模型,将昆明系小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空白组:每日灌胃给予蒸馏水,0.2 mL/10 g体重;模型组:皮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
关键词:S180 蛋白免疫印迹法 P53 P21 Bcl-2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