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陶技术

作品数:72被引量:9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郭梦付永旭李海燕王国强张东强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代陶器成型、修整技术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考古与文物》2024年第11期122-128,共7页郭梦 
陶器的成型与修整是制陶技术操作链中最关键的两个环节。正确识别古代陶器的成型技术和修整技术对于建立陶器技术风格与人群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泥条筑成、捏塑、模制、快轮拉坯等成型技术,以及拍打、刮削、利坯、抹平等修整技术,...
关键词:制陶技术 成型 修整 
《探秘古蜀国:儿童历史文化百科绘本》 铸铜②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26期32-33,共2页杜宇 黄架鑫(绘制) 
古蜀人制陶技术的发展对青铜器的铸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古蜀人在制作青铜器之前,要先用陶器做模具,这种模具被称为“陶范”。陶范是纯手工制作的,用一次后就要敲碎,这样才能取出烧造定型的青铜器。因此,古代极少有两件完全...
关键词:陶范 古蜀人 制陶技术 青铜器 古蜀国 纯手工制作 
中国东南地区距今5000年的瓷石质高温硬陶技术——来自福建南山、岩仔洞遗址的证据
《南方文物》2024年第4期176-187,共12页范宗祥(译) 周振宇 刘思然 崔剑锋 范雪春 林薇 黄运明 邓振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海岸带史前社会发展与文化文明演替”(项目编号:T219295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生业、资源与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0YFC152160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福建南山遗址发掘资料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1AKG001);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委托项目(项目编号:20@WTN001)的资助。
本研究关注中国印纹硬陶技术在新石器晚期的起源问题。基于全覆盖式采样,通过包括吸水率与维氏硬度测试、陶器岩相学、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ED-XRF)、热膨胀、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在内的综合性方法,本研究对福建明溪南...
关键词: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 南山遗址 岩仔洞遗址 印纹硬陶 高温陶 制陶技术 
魏晋时期陶器工艺:以临泽县博物馆藏彩绘龙柄灰陶勺为例
《收藏》2024年第6期43-45,共3页南振亚 
魏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这一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在陶瓷工艺方面,工匠们吸收了汉朝的制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陶器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时也成为展现时代审美和工艺水平的重要载体。临...
关键词:博物馆藏 灰陶 制陶技术 陶瓷工艺 陶器 临泽县 彩绘 魏晋时期 
南方地区史前花边口沿陶器系统研究
《东南文化》2024年第1期81-91,共11页刘丁辉 
2023年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河南地区仰韶文化社会复杂化进程及其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地位研究”(批准号:2023XWH106)的阶段性成果。
新石器时代早期,广西邕宁顶蛳山第一期遗存、福建漳平奇和洞第二期遗存和浙江上山文化均发现有早期花边口沿陶器,其中华南顶蛳山—彭头山文化系统的花边口沿、绳纹圜底类陶器对整个南方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史前花边口沿陶器的起源与早...
关键词:花边口沿陶器 新石器时代 顶蛳山遗址 彭头山文化 制陶技术 
新石器时代泥片贴筑制陶法及相关问题研究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年第11期66-77,共12页蒋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青海大通长宁遗址发掘报告”(项目批准号:20AKG003)阶段性成果。
泥片贴筑法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的一种制陶技术,学界一般认为其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新石器时代晚期便已少见或消失。本文将泥片贴筑法分为两型,A型系单纯以泥片贴筑法制成,不使用套接及模具;B型系先分筑器身各部位,再套接成器,...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泥片贴筑法 制陶技术 多元化 
古代陶器生产用混合黏土薄片鉴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2年第5期147-147,共1页王恩元 
古代陶工在陶器成型前会对所选用黏土进行一定程度的前处理。其处理方式可分为单组分黏土的干燥、研磨、筛选、沉淀、精选以及不同组分的混用,包括羼和料的添加以及不同黏土混合。目前“羼和料”与“混合黏土”的概念有部分重合,“羼和...
关键词:古代陶器 撒哈拉以南非洲 新石器时代 制陶技术 矿物颗粒 处理方式 中美洲 薄片鉴定 
八角星纹彩陶豆,画着神秘符号的国宝
《旅游世界》2022年第9期52-53,共2页井娟(文/摄) 
陶器的出现被看作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最初作为日常的生活用具,在制陶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融入了史前人类极为复杂的文明、艺术、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彩陶的出现更是将这种信息通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 八角星纹 新石器时代 史前彩陶 生活用具 制陶技术 史前人类 
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陶器制作技术
《中原文物》2022年第3期58-66,共9页王小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9ZDA232)的阶段性成果。
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陶器制作技术方面,南、北两个区域的差异在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陶器成型技术方面,南区新出现了轮制技术,而北区没有。之后,北区的陶寺文化和南区的龙山文化在制陶技术的多个方面产生明显差异...
关键词:晋南 新石器时代末期 陶寺文化 制陶技术 
从《考工记》探究先秦时期制陶技术
《陶瓷研究》2022年第1期25-28,共4页韩光大 郑乃章 吴军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62018);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WB17);江西陶瓷文物遗存保护暨御窑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考工记》是重要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记录了大量先秦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技术成就和科学技术思想。《考工记》记载了制陶、冶金等工艺技术的相关内容,从中可以探究先秦时...
关键词:考工记 先秦时期 制陶 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