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诗学

作品数:101被引量:8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杰吕进严晓江刘艳芬刘毅青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词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歌词艺术论(十二) 论歌词的互文性
《词刊》2010年第12期52-53,共2页陆正兰 
"互文性"这个概念,在中西方的诗学理论中,含义并不统一。中国传统诗学,把互文看成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即将一个意思完整或意思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拆解成两个,或多个交错有致的语句,在表达上相互隐含、相互呼应、相互补充,读者阅读时。
关键词:互文性理论 克里斯蒂娃 相互补充 读者阅读 中国传统诗学 中国古典诗词 中国诗学 文本间性 诗学理论 修辞方法 
歌词艺术论(八) 论歌词中的“兴”
《词刊》2010年第8期56-57,共2页陆正兰 
兴是中国传统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自《诗经》一直沿续到当代中国歌词的一个重要风格特征,歌词的基本结构是呼应,兴可以看成是呼的一种方式。呼应结构是由歌的基本传达方式(我唱你应)
关键词:语音 中国传统诗学 诗经 风格特征 当代中国 钱钟书 民歌 基本结构 现代歌词 艺术论 
叙事歌词创作论
《词刊》2009年第6期54-57,共4页毛翰 
人间发生过许多故事,那是我们人类自己演绎的,其中一些可能意味深长,可歌可泣,令人难以忘怀。于是,我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去歌唱它。中国传统诗学把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归纳为"赋比兴",朱熹《诗传纲领》解释说:"赋者,直陈其事。"所谓直陈...
关键词:叙述故事 诗歌 咏物 社会意象 叙事歌 中国传统诗学 表现手法 故事情节 朱熹 自然意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