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时代

作品数:79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印李可于云瀚马继武郑学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潍坊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碉”与“邛笼”——中国封建时代对于羌族建筑的认知被引量:1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5-11,共7页张曦 
羌族历史古老,其生产、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建筑的历史自然也不短,中国各封建王朝的诸文献都留下了羌族建筑的记载。然而,纵观这些记录文本,在近1500余年的历史中,不过是文献的辗转抄写,甚至是不符实际的人文想象。直至清乾隆时代,西方人...
关键词: 邛笼 封建时代 羌族建筑 认知 
古代漕运与“河海之争”
《中国发展观察》2019年第23期79-80,78,共3页陈忠海 
漕运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经济制度,是利用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的大规模运输活动。它事关"国之大政",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但漕运本身也存在许多弊端,明清时期漕运"河海之争"所折射出的就是其困境之一。"国之大政"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
关键词:历代王朝 漕运 中国封建时代 古代 
甲骨文影响中华思想文化的三大渠道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3期184-185,共2页陈桐生 
中国封建时代重要思想家都没有见过甲骨文。甲骨文早在商周时期就被埋入地下,直到1899年,古文字学家王懿荣确认它们是中国早期文字,甲骨文的重大文献价值才被人们发现。从春秋末年的老子、孔子一直到明末清初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他...
关键词:中华思想文化 甲骨文 中国封建时代 古文字学家 商周时期 中国早期 文献价值 春秋末年 
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干到退休仍是刺史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2019年第3期79-80,共2页陶太郎 
科举取士,是中国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继“世卿世禄”制度及“军功爵制”之后的一大历史进步。科举制度的施行,给天下寒门学子打开了一扇晋升之门,也为各个王朝延揽了许多管理人才。“科举”一词,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
关键词:科举史 状元 刺史 退休 中国封建时代 科举制度 科举取士 选拔人才 
论中国封建时代制度文明的发展与桎梏
《神州》2019年第4期41-41,共1页徐政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第一次游历中国时感叹到,这是一个西方人都有自愧不如的世界。历史上的中国是西方国家所不能比的,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要更早的进入封建时代,发达的手工业,伟大的四大发明,都曾是中国的骄傲,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国...
关键词:封建时代 文明 发展 桎梏 
壳——由《好了歌解》观中国
《知识窗(教师版)》2018年第20期19-19,共1页单宇昂 
由《好了歌解》可知,中国封建史是一部服装史、装扮史,更是“戏子”之舞台。曹雪芹用“好了”两字言尽一部中国封建时代的历史。跛足道人有言:“想这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好了,即兴替往...
关键词:中国封建时代 《红楼梦》 “好了” 《周易》 服装史 曹雪芹 评点派 
古代的枢密院
《老年人》2017年第11期39-39,共1页佩原 
枢密院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中央官署名称。五代后梁时建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军事机密、边防等,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辽国设北枢密院(相当于兵部)、
关键词:枢密院 古代 中国封建时代 军事机密 中书省 机关 
孙中山思想与现代性
《金融博览》2016年第21期16-17,共2页贺渊 
孙中山,这位中国封建时代的终结者,这位蒸汽时代被追随的领袖.直到当今电子时代依然魅力十足.一切源于他的思想和行动面向未来。
关键词:孙中山思想 现代性 中国封建时代 面向未来 电子时代 
怀念傅雷先生
《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2016年第7期67-70,共4页叶兆言 
傅雷先生出生那年,正赶上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登基,这是巧合,也是宿命。大清朝气数将尽,不破不立,“新”气象万千,给人带来了希望,同时又注定了要遭遇乱世。过去一百来年,伴随着傅雷走过,不太平的岁月远比太平时日多。
关键词:傅雷 怀念 中国封建时代 “新” 溥仪 乱世 
毛泽东喝出“清廉茶”
《政府法制》2016年第17期14-16,共3页谢孝明 罗以洪 
土供制度是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的一种特殊剥削手段,也是少数民族和外国头领向中央王朝表示臣服的方式,茶叶就是其中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贡品。“贡茶”自晋代开始便是中国各个封建王朝的“常课”,是中国封建朝廷与皇帝特权的一种...
关键词:茶叶 毛泽东 中国封建时代 清廉 最高统治者 中央王朝 少数民族 封建王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