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理论

作品数:57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林煜峰万新华张晓冬朱晓炜金晓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博物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全国新书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文艺研究》《书画艺术》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画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一部完整系统的画论史——评张曼华《中国画论史》
《中国书画》2019年第6期117-117,共1页张媛 
张曼华教授《中国画论史》一书以史为纲,自先秦至近代画论无不包罗。书中将“中国绘画理论”分为先秦两汉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的重要开始期,唐五代的成熟期,宋元的重要发展期,明清的因袭与创见交错期,近现代的振兴期。此外,书中将中国...
关键词:《中国画论史》 系统 中国绘画理论 先秦两汉 魏晋南北朝 成熟期 唐五代 近现代 
“闲情偶寄”--中国绘画理论浅谈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年第6期179-179,共1页王怡 
画论是中国绘画史中特殊的理论形式。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三个特点。首先,其与中国的哲学、文学、历史等相通。再者,系统性不强,但意义深长。最后,在画论上有建树的,多为成功的画家。
关键词:中国绘画 画论 
隋唐五代、两宋画论的生发与开拓被引量:1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99-102,共4页尹成君 
教育部2012年度规划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美术批评研究"(编号:12YJA760086)系列成果之一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是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的精华之一,是对中国绘画创作规律的总结。中国古典画论以其鲜明的特点、伟大的创造性和深刻的见解力,在世界画论史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它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
关键词:隋唐五代 画论 中国绘画理论 两宋 艺术思想 创作规律 中国古典 艺术实践 
论画百则被引量:1
《中国书画》2012年第4期28-35,共8页傅抱石 万新华 
1934年9月,时在东京留学的傅抱石集采历代先贤名家关于中国绘画精辟论述之精华,间以导师金原省吾和日人东洋画学名家关于中国绘画之相关论述若干则编成《中国绘画理论》,凡三部三十六论三百余则,泛论之部含分:一般论、修养论、造意论...
关键词:中国绘画理论 中国古代画论 傅抱石 启发意义 1934年 30年代 20世纪 绘画思想 
中国画论视野中的画“趣”论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38-42,共5页何世剑 
"趣"是中国绘画理论批评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中国画论视野中的画"趣"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为一个绘画审美批评概念,它在魏晋南北朝被引入画学批评中;唐宋时期,它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逐渐升格为一个绘画审美批评范畴;明清时期...
关键词:中国绘画理论 画趣论 审美范畴 
浅谈中国画之“气韵”与“骨法”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54-55,共2页陈清 
中国画几千年的发展史 ,其实也是中国画论美学的发展史 ,前人之述备矣。南宋谢赫的《古画的品录》堪称经典著作。他提出的“六法” ,对中国画的发展与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气韵”与“骨法”四字 ,见解精辟 ,高度概括了中国画的...
关键词:中国画 画论 "气韵" "骨法" 中国绘画理论 艺术形式 画论美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