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作品数:57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志君刘铁梁张昌许嘉璐李士杰更多>>
相关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山西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神州》《中国民族》《世界遗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民艺保护体系的建立与未来规划——冯骥才访谈被引量:1
《民艺》2021年第1期6-10,共5页冯骥才 王芊 
《民艺》:您曾指出"民间文化是我们母亲的文化",在您的文学创作中蕴涵着深厚的民间文化情结。21世纪初,您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出版了一系列有关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的著述,研究成果颇为丰硕。请问,对于开展这项工作,您当时...
关键词:文化情结 冯骥才 民间文化 文学创作 未来规划 民艺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民间艺术 
冯骥才作品欣赏
《教师博览(上旬刊)》2018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现任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有《雕花烟斗))《神鞭))((俗世奇人》等。他...
关键词:冯骥才 作品集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代中国文化 艺术研究院 专家委员会 当代作家 
学者风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93-93,共1页
李子贤,1938年生于昆明,云南建水人,教授,196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为该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首届毕业生,长期任教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曾任云南大学图书馆馆长、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云南大学中日...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云南大学 专家委员会 学者 经济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研究 图书馆馆长 
循着民间文化先觉者的脚步前行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活动在后沟古村举行
《世界遗产》2015年第7期124-124,共1页王晓东 
6月3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文化先觉的脚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活动"在山西晋中榆次后沟古村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出席了此次活动。乌丙安、罗杨、向云驹、潘鲁生、乔晓光、常嗣新、郑一...
关键词:遗产抢救 中国民间文化 后沟村 乔晓光 郑一民 乌丙安 文化界人士 潘鲁生 先觉者 展望未来 
扎根“中华文化”的“童年记忆”——浅谈我园融入民俗文化的角色游戏被引量:1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15年第7期56-58,共3页钱利琴 陈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就是中华文化。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精英和典籍文化.一部分就是民间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有言:“精英文化是一种‘父亲文化’,给我们精神和思想;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 中华文化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角色游戏 童年记忆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华民族 精英文化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座谈会在山西后沟村举行
《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3期129-,共1页陈保霞 
2015年6月3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系列活动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后沟古村举行。全国各地致力于抢救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调查者、实践者代表齐聚座谈会,共同梳理、总结和反思十三年来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实施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化 遗产抢救 后沟村 民间文化保护 民间文化遗产 分党组书记 潘鲁生 晋中市榆次区 罗杨 
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开篇力作
《四川戏剧》201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向云驹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自2001年开始酝酿,2002年筹备准备并于当年12月获准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03年2月正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启动实施。此后历时十余年,获得一系列文化成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国内影响。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文化发展 21世纪 北京人民大会堂 力作 开篇 国家社科基金 2001年 
八桂民族研究专家榜--农冠品研究员
《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农冠品(1936~),男,广西大新县人,壮族,中共党员。广西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历任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农冠...
关键词:专家委员会 研究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民族研究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广西师范大学 民族民间文学 广西文艺 
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14年第9期20-21,共2页周俊根 
【作家印象】 冯骥才的人生历经四级跳:1961年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一跳体坛,出任天津市男子篮球队中锋;1962年因受伤退出体坛,二跳画坛,入天津书画社,专事绘画:1974年,三跳文坛,从长篇小说《义和拳》创作起步;1994年,四跳中...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人生 底蕴 生活 男子篮球队 长篇小说 天津市 冯骥才 
繁荣民间美术“剪纸”须从娃娃抓起
《神州》2013年第26期63-64,共2页吴正国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瓦解,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如剪纸是民间美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
关键词:剪纸艺术 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 繁荣 民间艺术 保护项目 艺术传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