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

作品数:1008被引量:2558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杭生景天魁刘少杰李培林冯仕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谈被引量:2
《社会》2022年第6期1-2,共2页李培林 冯仕政 张翼 王宁 毛丹 成伯清 
主持人按语: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 创新突破 社会学 体系的构建 内涵特征 主持人 新中国成立 
范式革命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被引量:12
《社会》2022年第6期14-31,共18页冯仕政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迫切需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1。尤其是对“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发展阶段,更加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全面...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阶段 范式革命 历史和现实 社会学 里程碑意义 自主 观照 
《社会》改版十周年(2005-2015)作者奖
《社会》2015年第6期240-241,共2页
2015年是《社会》杂志改版十周年。2005年,为适应我国社会学发展趋势,更好地引领学科发展,在李友梅主编、仇立平执行主编的领导和策划下,《社会》实现了其创办24年后的第一次华丽转身;改版以来,在学术委员会和编委会的悉心关怀下,在历...
关键词:杂志改版 社会学发展 学术委员会 编辑部同仁 中国社会学 编委会成员 评奖标准 华丽转身 审稿制度 李友 
笔谈:新一轮改革与社会建设被引量:18
《社会》2008年第3期1-6,共6页李培林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过去三十年我国社会变迁的经验和教训,展望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蓝图和方向,是身处当今这个时代中的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有鉴于此,《社会》杂志会同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
关键词:中国经验 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 社会发展阶段 现代性 中国社会学 中国社会转型 前工业社会 
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挑战、危机和超越的寻求被引量:8
《社会》2007年第2期1-25,共25页肖瑛 曾炜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Y0104)资助
本期《社会》分专题刊发了9篇研究报告,意在总结2004-2006年间我国社会学部分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问题启示下一步研究。由于经验有限和时间仓促,本次尝试错漏在所难免,尚祈学界同仁谅解。作者的某些观点可能存在争议欢迎讨论或指正。我...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 专题研究报告 中国 《社会》 研究成果 常规化 国内外 
社会学的本土化:问题与出路被引量:27
《社会》2006年第6期1-6,共6页王宁 
2006年8月,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指导委员会暨系主任联席会议在沈阳召开。与会代表就“社会学教学与社会学研究的中国问题”进行了热烈和富有成果的研讨。本刊特邀部分与会学者将其发言整理成文,试在梳理出一条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之路,以期...
关键词:社会学研究 本土化 教学与研究 中国化 社会学教学 中国社会学 联席会议 中国问题 
坚持学术规范 提升研究水平被引量:11
《社会》2006年第6期14-18,共5页胡荣 
2006年8月,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指导委员会暨系主任联席会议在沈阳召开。与会代表就“社会学教学与社会学研究的中国问题”进行了热烈和富有成果的研讨。本刊特邀部分与会学者将其发言整理成文,试在梳理出一条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之路,以期...
关键词:学术规范 社会学系 中国社会学 研究队伍 社会学专业 80年代 研究成果 社会学者 
扩展中国社会学新境界被引量:16
《社会》2006年第2期80-101,共22页刘少杰 
费孝通晚年多次倡导,中国社会学要突破实证社会学的单纯科学主义视野,应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举,在对社会生活开展客观性研究的同时伸张人文关怀。根据这个原则,费孝通主张社会学应当注重对精神世界开展研究,重视文化传统、意会沟通...
关键词:人文精神 精神世界 意会 主观性 
承前启后的重要理论成果《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评介被引量:3
《社会》2005年第5期203-209,共7页杨发祥 
The publication of Zheng Hangsheng’s Academic Course of Sociology marks the theoretical maturity of a sociology with uniqu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ological School o...
关键词:中国社会学 学术历程 郑杭生 承前启后 评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成果 出版发行 出版意义 
费孝通教授20世纪末研究成果的再学习被引量:4
《社会》2005年第2期25-33,共9页李友梅 
关键词:学科 再学习 教授 感悟 中国社会学 成长 研究成果 人类学家 费孝通 老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