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史

作品数:535被引量:24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才智木斋王建疆傅正义严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人李隆基
《文史知识》2024年第3期30-40,共11页陈尚君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是一位英武果决、壮伟有为的君主,也是一位才华横溢、诗书俱佳的文人。他在位四十五年,重用文臣,关心吏治,遵信三教,提倡多元,开创了唐代社会、经济、文化最鼎盛的时期,文学史上称为盛唐。他在位的开元、天宝期间...
关键词:中国诗歌史 李隆基 盛唐 才华横溢 诗文 本职工作 
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形象,颂扬和平生活的史诗华章——《木兰诗》主题新解
《文史知识》2019年第8期122-126,共5页张贤明 
《木兰诗》(即《木兰辞》)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史诗。诗中叙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往事越千年,木兰敢于担当、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至今,诗歌之外的其他艺术样式如戏曲、绘画...
关键词:《木兰诗》 英雄形象 史诗 中国诗歌史 巾帼 彩照 生活 和平 
说动静——古诗中的虚实相生
《文史知识》2017年第2期124-127,共4页邓程 
一王籍《入若耶溪》是一首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特殊地位的诗: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此诗在当时享有盛名:"王籍《入若耶溪》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关键词:古诗 虚实相生 动静 中国诗歌史 特殊地位 为文 
黄遵宪的新词入旧诗及相关问题
《文史知识》2009年第3期23-23,共1页董就雄 
在中国诗歌史上,以新词入诗之举,古已有之。及至清季,中西接触日益频繁,当时有不少维新派的诗人就尝试将新词应用到旧体诗中,黄遵宪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黄遵宪新词入旧诗引发的问题有三:其一,
关键词:黄遵宪 新词 旧诗 中国诗歌史 旧体诗 维新派 诗人 
试述西学对晚清诗界革命的影响
《文史知识》2008年第2期38-38,共1页王兵 
晚清“诗界革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历程,在其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都受到西学的影响。“新诗”阶段引入新词语,创新意识极强:“新派诗”阶段吸收西学更为自觉,主要表现为新意境的拓展;“新体诗”阶段侧重于西学对诗歌本体的...
关键词:“诗界革命” 西学 晚清 中国古典诗歌 中国诗歌史 “新诗” 创新意识 诗歌本体 
试述西学对晚清诗界革命的影响
《文史知识》2008年第1期159-159,共1页王兵 
晓清“诗界革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历程.在其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都受到西学的影响。“新诗”阶段引入新词语,创新意识极强;“新派诗”阶段吸收西学更为自觉,主要表现为新意境的拓展;“新体诗”阶段侧重于西学对诗歌本体的...
关键词:“诗界革命” 西学 晚清 中国古典诗歌 中国诗歌史 “新诗” 创新意识 诗歌本体 
唐诗风神
《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18-18,共1页袁行霈 
“风神”乃是文艺作品内在特质之艺术外现,是文艺作品给人的一种总体艺术感觉,偏重于言外象外的、能给读者以无限想像余地的艺术感发力量。该文以“风神”二字概括唐诗,意在探讨唐诗的艺术精髓所在,指出唐诗和宋诗的区别,以及唐诗...
关键词:唐诗 诗风 文艺作品 中国诗歌史 宋诗 艺术感觉 想像 特质 概括 力量 
“四大家”:元代诗风的主要体现者
《文史知识》2000年第4期6-10,共5页张晶 
在对中国诗歌的研究中,元代诗歌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可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元代诗歌自有一代诗史的规模,也自有其特色。元诗紧承宋诗之后,却与宋诗迥然有异。在中国诗歌史上,元诗自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元诗 中国诗歌史 宋诗 诗风 诗史 元代 忽略 
欲返不尽 似往已回——苏东坡《书双竹湛师房二首》赏析
《文史知识》1997年第12期27-29,共3页孟伟 
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羡师此室才方丈,一柱清香尽日留。暮鼓晨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钅工)。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苏东坡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为矛盾最为复杂的诗人之一。他自幼饱览儒释道三家经典,又加之政治生涯...
关键词:苏东坡 暮鼓晨钟 政治生涯 中国诗歌史 白灰 矛盾 儒释道 反思 自我 作者 
散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94年第12期12-19,共8页黄卉 
散曲是兴起于金元,盛行于元明的一种合乐的诗歌形式。它继词之后崛起于诗坛,以它独特的风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有人认为,它可以和唐诗、宋词相媲美,将它们相提并论(元·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世称唐...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诗歌形式 散曲创作 社会生活 中原音韵 唐诗 中国诗歌史 艺术特色 宋词 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