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研究

作品数:119被引量:11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瞿林东乔治忠赵梅春杨艳秋孙卫国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唯物史观转向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2期24-25,共2页任虎 
西学东渐以来,“史学史”学科逐渐发展成为史学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分支。20世纪20年代以迄新中国成立前夕,史学史学科理论框架迭经梁启超、朱希祖、蒙文通、朱谦之等人的丰富和发展,日益完善,产生了一批以“梁启超式中国史学史”为主流...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 白寿彝 朱谦之 朱希祖 西学东渐 蒙文通 梁启超 唯物史观 
继往开来: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唯物史观转向被引量:2
《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3期45-52,63,共9页任虎 
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优秀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域外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950-1978)”(项目编号:YBNLTS2020-013)阶段性成果。
1949年以后,白寿彝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开设"中国史学史"课程,将唯物史观应用于中国史学史研究,突破了20世纪30、40年代史学史学科的理论框架,展现了他所规划的上至远古、下及当世的中国史学史宏伟蓝图。白寿彝继往开来的开拓创新精神...
关键词:白寿彝 中国史学史 苏联模式 唯物史观 
吴泽先生与中国史学史研究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6期61-64,共4页王东 
吴泽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不仅在原始社会史、殷商史和中国通史等领域辛勤耕耘,先后出版了《中国原始社会史》(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版)、《中国历史简编》(重庆峨眉出版社,194...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原始社会史 中国历史 出版社 学术生涯 中国通史 古史研究 
关于改进中国史学史研究范式之我见被引量:6
《史学月刊》2012年第8期12-14,共3页胡逢祥 
自上世纪初中国史学史成为一门专史以来,其研究范式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以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提出的研究框架为代表,其后数十年间,国内相关研究大多不出此范围;而从实践层面看,其重心尤集中在历史编纂学和文献学方面,...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研究 范式 《中国史学史》 历史研究法 历史编纂学 60年代 梁启超 文献学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国际视野被引量:7
《学术月刊》2012年第1期131-135,共5页朱政惠 
乔治忠认为,中国史学史学科体系的建设具有不同的构成层次,界定其学术任务和研究内容,展现学科性质的板块式逻辑结构,明晰学术研究的切入点,是独立学科地位能够成立的基础;探研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主导线索,划分中国史学的发展阶段,是在...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研究 国际视野 知识更新 内涵研究 史学研究 东西方 历史 学术 
试析美国华裔学者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及其影响被引量:1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142-148,共7页吴原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以来中外史学交流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770119)的阶段性成果
自20世纪20、30年代以来不断有在国内接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从事中国史学研究的华裔汉学者出于各种原因相继赴美留学任教。在这些赴美的华裔汉学者中,不少人到美后潜心中国史学史研究,致力向美国介绍中国史学。华人学者对美国的中国史学...
关键词:美籍华裔学者 中国史学史研究 影响 梳理 
二十世纪美国的中国史学史研究被引量:1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年第2期22-24,共3页朱政惠 
美国人早在19世纪30—40年代就开始关注中国史学编纂。开始是传教士,他们对中国史学的介绍和研究,主要基于对中国历史和传统的了解。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研究 美国人 二十世纪 40年代 19世纪 中国历史 传教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