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建筑

作品数:187被引量:33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钱锋秦佑国彭怒郑时龄赵冰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建筑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中国现代建筑中的意义世界:新中国初期纪念馆的仪式空间回眸
《世界建筑》2024年第11期78-79,共2页董哲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文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24WKYXQN072。
1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的一项前沿课题:建成环境的意义生产理论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度过75周年华诞,中国现代建筑史已成为一门显学。随着建筑档案以及相关口述访谈、文艺作品、大众传媒等文化生活资料的整理,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逐渐从“是什...
关键词:纪念性建筑 后现代主义理论 线性历史观 新中国初期 中国现代建筑 表征意义 建筑档案 仪式空间 
简讯
《世界建筑》2024年第6期116-116,F0003,共2页
林徽因被宾大追授建筑学学士学位林徽因(1904-1955年),中国建筑师、诗人、艺术家和历史保护主义者。林徽因于1924年入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即韦兹曼设计学院的前身),1927年毕业并获艺术学士学位。在宾大求学期间,林徽因在主修...
关键词:学士学位 林徽因 保护主义者 中国建筑师 毕业典礼 中国现代建筑 建筑系 费舍尔 
历史性的归成:受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被引量:3
《世界建筑》2020年第2期121-124,共4页童明 
文章介绍"归成——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展览,呈现第一代建筑师在宾大求学期间的学习经历和学业成就,并且尝试解读他们回归祖国后在中国传统建筑研究领域方面所做出的卓越业绩。文章认为,"归成"展的目的既是回溯性的...
关键词:第一代建筑师 宾大建筑 中国现代建筑 
故宫围房文化区,北京,中国
《世界建筑》2017年第10期92-95,共4页王欣 CHEN Yuxiao 
平常境界1954年,天安门观礼台建成,中国现代建筑先辈张开济先生主持设计。63年后,同样在这条中轴线上,张永和先生主持设计了神武门外东西围房的扩建。一南一北两极,一个起式,一个收式,皆是浑然天成,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两代建筑师,两代...
关键词:中国现代建筑 神武门 子室 羚羊挂角 张开济 无迹可寻 起式 内化 故宫 文化区 
邵韦平自述
《世界建筑》2016年第5期39-39,共1页邵韦平 
198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是我每次次填报履历必写的内容,同济建筑系的教育背景让我在职业实践中充满自信;同济的建筑教育不但培养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同时也给了我一笔精神财富,时刻支持我在专业道路上不断前行。1980年代是中国社会重...
关键词:建筑教育 大学建筑系 中国园林艺术 中国现代建筑 建筑知识 戴复东 陈从周 精神财富 李德华 职业实践 
跨文化发展与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被引量:2
《世界建筑》2011年第6期108-109,共2页程泰宁 费移山 
当前建筑设计领域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价值取向与评价标准的同质化、西方化。中国建筑要实现创新,必须建立在对自身文化自觉、自信的基础上。同时,需要通过跨文化对话,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和解读:一方面,重新认识...
关键词:价值取向 评价标准 建筑创作 跨文化 
建筑工艺论纲要
《世界建筑》2006年第6期96-99,共4页慧卿论 
“建筑工艺论”是关于精致建筑的认知与生成的原理与方法的系统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建筑工艺的原理、建筑工艺的系统构成、建筑工艺的范式及演进、中国现代建筑精致性问题分析及其改善策略等环环相扣的4部分内容,对建筑学领域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人生命建构 建筑工艺 建筑技术体系 范式及演进 中国现代建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