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法系研究

作品数:15被引量:9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晋藩张中秋史广全杨一凡范忠信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术探索》《比较法研究》《法学研究交流》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法系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误区(2002)——“诸法合体、民刑不分”说质疑被引量:1
《法律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193-219,共27页杨一凡 
近百年来,学界对于中华法系的探讨一直没有间断,发表了大量有学术价值的成果。然而,这一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把“诸法合体、民刑不分”说成是中华法系或律典的基本特征。从这一认识模式出发,不少著述以...
关键词:学术 合体 民刑 诸法 视角 法系 全面 律典 
中华法系研究(1997)
《法律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130-142,共13页郝铁川 
绪论法系是以亲缘关系为标准对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一种分类。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事。法系在英文中有两种表达方法:genealogy of law和family of law。genealogy和family这两个词都是生物分类学、人类学中使用的...
关键词:研究 家系 人类学 系谱学 血缘 表达方法 系谱 亲缘 法系 标准 
回顾与思考:中华法系研究散论(1999)被引量:1
《法律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143-164,共22页张中秋 
历史与现状:中华法系研究的回顾学术的发展自有其阶梯,故而对中华法系研究的总结离不开学术史的梳理和检讨,但这必须依托大量仔细、扎实的检索、整理工作。我的工作不够扎实,所述难免不确,要旨只在提出问题。中华法系具有数千年的历史,...
关键词:研究 学术 沈家本 散论 法律 中国 律学 工作 
中华法系研究的后现代话语检视被引量:1
《政法论坛》2011年第4期171-178,共8页王涛 
面对西方思想前沿的潜在考问,学界可对中华法系的传统研究进行系统检视。在确定"中华法系"等概念、评估中华法系价值、打破传统思维标准、定位中西法律文化关系等方面,都可重新思考,思考还可深入到质疑法系研究方法、语言基础、分析实...
关键词:现代 后现代 现象学 中华法系 
中华法系研究
《学习月刊》2008年第20期15-16,共2页彭威炜 
一、法系及中华法系概述"法系"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博士率先提出。他按照各国法律的传统与相似性将世界法律分为"印度法族、中国法族、回回法族。
关键词:中华法系 概念 中国法系 思维形式 固有法 
中国法律史研究之目的——读《唐令与中华法系研究》有感
《法律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463-465,共3页马小红 
一般说来,在社会学科领域中,贴近社会生活的'学科'很容易为社会所接受并受到追捧,比如经济学、传媒学、法学等等。因为这些学科的学术研究之于社会的需要和作用显而易见,而这种显而易见的需要和作用使学科目的的追问成为多余。
关键词:研究 学科 法律 社会 学术研究 目的 传媒 社会学科 
中华法系研究新论被引量:13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111-117,124,共8页张晋藩 
中华法系的研究,从民国开始到现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儒家学说是缔造中华法系的灵魂,中华法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伟大创造力的体现,是唯一本土的法系,具有孤立性和保守性。中华法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看作是中华文明的...
关键词:中华法系 研究 新论 
从“自理”到“宪律”:对清代“民法”与“民事诉讼”的考察——以《刑案汇览》中的坟山争讼为中心被引量:10
《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139-147,共9页张小也 
清代《刑案汇览》中的“控争坟山情急赴京刎颈呈告”一案记录了嘉、道年间安徽泾县徐、吴两姓的坟山争讼,从它的发展过程与官府的审理办法,可以观察到清代“民法”与“民事诉讼”问题的复杂性。其一,“官法”与“民俗”之间的距离。中...
关键词:案件与词讼 律典 条例与民间习惯 中华法系研究 
陈顾远中华法系研究初探被引量:1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史广全 
陈顾远是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他的中华法系研究是其学术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中华法系的态度、研究方法、价值评估以及总结出的中华法系的特质,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华法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陈顾远 中华法系研究 初探 
陈顾远中华法系研究初探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05年第2期61-64,共4页史广全 
陈顾远是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他的中华法系研究是其学术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中华法系的态度、研究方法、价值评估以及总结出的中华法系的特质,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华法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陈顾远 中华法系研究 初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